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

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

ID:14585745

大小:14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9

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_第1页
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_第2页
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_第3页
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_第4页
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8册 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和可能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统计和可能性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继续展开的,通过本单元学习,继续认识折线统计图,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本单元思想教育内容: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知识点: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并进行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本单元能力培养:1、培养观察能力

2、和分析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预测能力。本单元教学重点:1、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体会二者的特点,能够根据统计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通过实验活动进一步体会等可能性。本单元教学难点:1、根据信息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本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统计--------------------------------------------------5课时可能性----------------------------------------4课时本单元教具准备:实物投影统计和可能性(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收集、整理身边事物的有关数

3、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2、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体会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同学们,你能说一说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种统计图(自由发言:条形、折线)2.你们能分别说一说他们的特点吗?制

4、作时注意什么?条形:根据条形的变化,很直观的看出它的变化。一般表示人数等都用它。注意:先确定一个格代表几个数据,(格不能描错,数不标错);涂色(均匀);折线:根据折线的变化,很直观的看出它的发展趋势。一般表示温度、路程等都用它。注意:先描点,(点不能描错,数不标错);连线(画线要用尺子);3.说一说什么情况做什么统计图?根据信息,若描述的是不同事物,则分析制条形统计图;若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则制成折线统计图。二创设情景1.出示图(1)同学们都学会了打字,你们知道吗有个同学打字的水平很高,它就是——小明(出示图片),你们愿不愿意跟小明比一比?(2)看了这幅图之后,你能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

5、图?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自由发言……)(3)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明与你的打字水平谁高?2.练习提高独立完成。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打字水平最高。(1)小明哪段时间录入的字数最多?(5分钟:150个;5-10分钟:350-150=200个;10-15分钟:500-350=150个;20-25分钟:800-500=300个)(2)小明在录入的过程中,休息了多少分钟,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自由说说15分钟:500个;20分钟:500个,休息了5分钟。)(3)不算休息时间,小明平均每分钟录入了多少个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自由发言。小明用25分钟录入了800个字,去掉休息的

6、5分钟,一共用了20分钟。800÷20=40(个))(4)根据上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由发言:小明哪段时间录入的字数最少……)三、小结1.统计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很有用的,用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今天我们就用了统计的方法知道了每个同学的打字水平。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学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练习册五、课后小结: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统计图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2.通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在观察、对比、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的

7、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教学重点:能根据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教学难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回答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很多有关统计的知识,你能说一说你都知道什么吗?(自由发言)(2)你们想不想帮助邮递员完成下面的统计图。一、探究新知:出示p100页统计图(1)观察这个统计图所给的条件完整吗?小组讨论,说一说什么地方标出的不完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