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

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

ID:14594447

大小:501.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29

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_第1页
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_第2页
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_第3页
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_第4页
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旬邑县能源开发规划(纲要)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二〇〇八年四月十四日第一章县域概况与能源资源评价一、县域概况(一)政区概况旬邑县,地处东经108008′—108052′,北纬34057′—35033′之间,位于陕西省中部西北方,辖咸阳市。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河支流泾河流域的发源地之一。县城距西安市175公里,咸阳市140公里。东与延安市的黄陵县和铜川市的耀县、宜君县接壤,西与本市的彬县毗邻,南含石门关和本市的淳化县同脉,北和甘肃省正宁县相接。旬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夏朝称为“豳”地。西周时封邑,属王畿,故称旬(木加旬字)邑。春秋战国时属秦

2、,秦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置县,始为旬邑县。北朝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改为三水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和广东的三水县重名,复改为旬邑县。战争年代,这里是陕甘边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中分区所在地,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旬邑县辖10镇4乡,187个村民委员会,985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8万人,非农业人口2.58万人。本县为东北――西南向条形,县境东西最大距离7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5公里。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万亩,林地144万亩。人口密度为158人/平方公里。(二)自然

3、地理条件1、气侯特征:旬邑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度适中,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低温欠热,夏季旱涝相间,秋季温凉湿润,降温较快。年平均气温9℃,热冷极端气温37.3℃与-24.3℃,全年≥O℃的积温3864℃,≥10℃的积温3056℃。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数2390小时,太阳幅射总量为120千卡/平方厘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差9.7℃,最大21.3℃。初终霜平均出现日为10月17日与4月20日,早迟变幅15天左右,无霜期179天。年平均降水量611毫米,年降水总量11亿立方米,年际变化相对较小。一年四季中,雨量分布差异很大。夏季降水可达285毫米

4、,占年降水量的46.4%,为雨量最丰沛的季节,冬季降水最少,只有22.3毫米。降水60%左右集中在7、8、9月,年极端降水量最多为867.7毫米(2003年),年极端降水量最少为370.2毫米(1986年),日最大降水量为92.O毫米(1992年8月12日)。山区可达620—690毫米。冬季常刮西北风,夏季常刮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8米/秒。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风速最大,2.9—3.2米/秒;冬季气流下沉,风速小,2.5—2.7米/秒。年平均雾日23.8天,秋季最多8.4天,冬季次多6.5天。年平均暴雨日26.5天。最早在4月30日闻到雷声,最晚一次雷声在9月13

5、日。夏季雷暴最多,多年平均为21.6天。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1月10日,多年平均降雪终日4月13日,年平均降雪日数为23.6天,最早一场雪在10月20日降落。干旱、霜冻、冰雹、阴雨、暴雨、大风等各种自然灾害较为频繁。2、地形地貌:旬邑县属渭北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县域东北部为土石山区,属子午岭南缘余脉,地势高,起伏大,黄土覆盖较薄,梁峁、丘陵沟壑相间,占总面积的52%;西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原面分布似五指手掌,被支党河、三水河、梁渠沟、姜家河、苍儿沟五条水域分割成底庙、太村、湫坡头、清原、土桥五大原块,土层厚,沟壑密布,占总面积48%。海拔在850至

6、1855米之间,平均海拔1300米。石门山峰海拔1885米,是全县最高点,三水河出境处是全县海拔最低处,为850米。境内主要山脉有石门山、凤凰山,是旬邑县与铜川市、黄陵县的天然分界线和分水岭,相对高差200—400米,起伏虽大,但山坡较缓。在全国地层区划中属鄂尔多斯盆地,在陕西省地层区划中属陕甘宁盆地分区,处于陕北台凹南缘,台凹被坳褶断束环绕,中部露出生界地层,褶皱和断裂稀少,未见岩浆浸入活动。3、植被情况:旬邑植被保护良好,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植被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全县现有林地总面积163.7万亩,森林覆盖率49.97%,有林地108.2万亩,其中:天然林73.3

7、万亩,人工林34.9万亩,防护林85.1万亩,经济林(含园地15.1万亩)20.4万亩。另有疏林地4.2万亩,灌木林地24.2万亩,未成材造林地11.8万亩,苗圃地0.2万亩。土石山区以天然自生林与草灌被覆为主,属自然生态区。野生药材以黄芩、柴胡、苍术为多,以黄芪、党参、猪苓为贵。粮食作物年种植30万亩,经济作物油菜、向日葵等油料年种植1万亩左右。烤烟年种植3万亩左右。4、土壤土地:全县土地总面积178716.6公顷,其中农业用地29724.9公顷,林业用地95385.3公顷,牧草用地10854.2公顷,园地10021公顷,水域880.5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