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

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

ID:14597638

大小:28.3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_第1页
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_第2页
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_第3页
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_第4页
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年第二学期《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科目考查试卷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0-1班任课教师:仲浩群姓名:丁海学号:##########成绩学习了《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这门课程,会触发你的一些感想与感悟。就以下三题,进行答题。(共100分)一、听讲《国学经典与养生智慧》的课堂散记与感悟。(40分)要求:可根据课堂进程写散记与感悟,也可综合起来聊聊你听讲课程的一些体会与感想。不必写成论文。只要求散记式写下你的随想或感悟即可。答题应有浓郁个性色彩,文笔感性,口语化,见解独到,文情饱满。字数不少于800字。二、从《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黄帝内经》、《庄子》等国学经典中选

2、择与养生有关的某些片段,或某些文句,谈谈你的理解与体会。(30分)要求:该题可参考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但答题时,要化成自己的语言,用闲聊式的笔触写出你的感悟。字数不少于800字。三、从小到大,从民间或别的渠道,你或多或少都会得了解一些养生方法。请向大家推荐几种你认为比较好的养生方法,并写出你的推荐理由。(30分)要求:以口语化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与想法,多结合儿时故乡生活的一些体验,并与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联。字数不少于800字。一、课堂散记与感悟第一课1、国学经典有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等。养生贯穿人的一生,养生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医理与易理同源于事物的阴阳变化。易经的根本和核

3、心是阴阳之道。要养生就要学会调节阴阳。心为火,肾为水,心肾相交,水火相容,阴阳结合。阳极生阴,阴极生阳。2、太极图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交出为一S型曲线,女生身材符合S型为美,符合阴阳之道;高速公路为S型,符合阴阳之道;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3、听了仲老师讲的第一课后,我对养生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话题,养生应该从小做起,养生贯穿着

4、我们的一生。总而言之,养生的核心就是调节阴阳。大学生不怎么会养生,大都颓废了,正处在现代科学的“洗脑”中……第二课课堂经典:病理态: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指导疾病的诊断:1、色泽鲜明为阳,晦暗为阴。2、声高则粗为阳,声息低微为阴。确定治疗的原则:阴阳偏盛,损其有余(泻)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补)3、归纳药物的性能:四气:温(阳);热(阳);寒(阴);凉(阴)五味:辛(阳);甘(阳);淡(阳);酸(阴);苦(阴)咸(阴)五味中的甘甜为阳,吃太多甜的东西容易伤肝胃;咸为阴,吃太多太咸的东西容易伤肾。4、有点难度,一下子接受不了那么多呀。很想学呀。学养生就要了解养生的意义,养生的目的;养生就要形神兼顾

5、,养神为先;养身需先养心。养生就要学会无为,就要学会融会贯通,做事情和学东西需要拥有平常心第三课课堂经典记录:1、形与神《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提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认为“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天年”。2、《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中医的“中”既是方法又是技术和目标(得道,自然,和谐)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病理,诊治整体观)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环境对生理、病理的影响和疾病的预防)人与环境社会的统一性2、辨证论治(病、证、症)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的主要依

6、据是“证”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思考及感悟:学习医学并不是医学院的专利,仲老师就是一个榜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四课摘抄课堂经典: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感悟《黄帝内经》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

7、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思考及感悟:我觉得对于黄帝内经中的经典用言语来解析也太过于肤浅了,要用心去体会,在生活中检验。在这个颓废的唯利是图的时代,我想就算是少林寺的小和尚也未必能做到,更不要说为名利奋斗的大学生了。除非……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觉得这是生活的真谛。初次接触《黄帝内经》,让我领略到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