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

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

ID:14605413

大小:1.62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29

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_第1页
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_第2页
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_第3页
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_第4页
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5年5月1工程概况与评价内容1.1工程概况1.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项目名称:翔安机场快速路南段南港特大桥工程。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1.2建设地点翔安机场快速路位于厦门市翔安区,分为南北两段,北段范围为沈海高速至翔安南路,南段范围为翔安南路至大嶝岛双沪村以南。其南港特大桥工程始于翔安区新店镇莲河造地区,止于大嶝镇田墘村西北侧约500m左右的海峡论坛造地区,大桥起讫桩号为K12+31

2、5.5~K13+227.5,工程地理位置见图1-1。图1-1南港特大桥地理位置图211.1.3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标准1、建设规模南港特大桥全桥长912m,其中主桥跨径组合为(35+2x60+35)m,长190m,北引桥长175m;南引桥长约547m。桥面采用双幅,单幅宽度为16.75m。拟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刚构+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2、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2)设计荷载:公路-A级。(3)设计行车速度:100km/h。(4)交通量:①交通量预测表2.1-2涉海段预测交通量年份项目201720

3、2220302036全天预测交通量(pcu/日)6657210044927174164高峰小时交通量(pcu/日)732231054208158②车型比表2.1-3拟建公路各类车型比车型小型客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车型比例(%)701020③高峰小时系数根据工可阶段交通量预测结果,高峰小时交通量约占全天交通量的10~11%。昼间交通量(6:00~22:00)按日平均交通量90%计,夜间交通量(22:00~06:00)按日平均交通量10%计。(5)通航标准:按V—(1)级控制,双孔单向净宽不小于65m,通航净高11m;设

4、计最高通航水位+4.51m(1985年黄海高程基准)。211.1.4南港特大桥工程设计方案(1)总体构思本方案为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刚构,大桥全长912m,主桥采用双孔单向通航,桥跨为(35+2x60+35)m=190m;引桥桥跨30m~35m,北引桥长175m,南引桥长547m。桥梁跨径:左幅(5×35)+(35+2x60+35)+(5×35)+(4×35)+32+(4×35)+(2×30)m;右幅(5×35)+(35+2x60+35)+(5×35)+32+(3×32)+(3×33)m。主桥的上部结构为变截面预应力

5、混凝土连续刚构,引桥的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下部结构中主墩采用实体墩,过渡墩采用门式墩,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桥型总体布置如图1-2。大桥起点大桥终点南岸工区北岸工区海南港图1-2桥型总体布置图(2)主桥结构设计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刚结构,跨径布置为(35+2x60+35)m。截面形式采用单箱双室,采用斜腹板断面,箱梁底板宽度随着梁高的变化逐渐变化。箱梁高度按二次抛物线变化,采用纵、竖、横三向预应力体系。所有预应力管道均采用镀锌钢波纹管成形。主墩采用钢球铰支座。主桥主墩采用双薄壁实体墩,并与箱

6、梁固结。薄壁墩顺桥向厚度为1m,中心距离为4m;横桥向宽度为6.5m。主墩承台厚3.5m,平面尺寸为13.2m×13.2m,每个桥墩单幅布置9根直径2.0m的钻孔灌注桩。过渡墩采用门式墩,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平面尺寸2.5×2.5m,承台为矩形承台,厚度为2.5m,平面尺寸为12×6.5m,基础采用4根桩径1.5m钻孔灌注桩。(3)引桥设计南港特大桥引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全长约722m21,按其与主桥的相对关系,分为北引桥(175m)和南引桥(547m)两部分,引桥跨径30~50m。引桥桥墩采用门

7、式桥墩,结合主桥的施工组织,逐联搭设满堂支架施工,支架搭设时尽量加大钢管桩间距以避免对海水水动力的影响。(4)桥梁施工便道设计桥梁水中部分采用钢栈桥进行下部结构施工,钢栈桥宽度9m。陆上施工考虑布置施工便道(北引桥端),施工便道路面宽9m,地基底采用复合地基法处理,与钢栈桥衔接,其衔接设计0.2%的纵坡,以保证工程交通的全线贯通。(5)南港特大桥断面布置根据推荐的路段横断面形式,南港特大桥按8车道实施断面形式布置为:标准宽度34.5m=0.5m(防撞护栏)+0.5m(路缘带)+(2×3.75+2×3.5)m(行车道

8、)+0.5m(路缘带)+0.25m(侧向净宽)+2m(中央分隔带)+0.25m(侧向净宽)+0.5m(路缘带)+(2×3.75+2×3.5)m(行车道)+0.5m(路缘带)+0.5m(防撞护栏),见图1-3。(6)航道改造由于现状清淤水道底宽为75m,为双向通航航道。如果采用双孔单向通航孔,则需要对现状航道进行改造。改造方案采用对称加宽方案,以水道中心线为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