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

ID:14605587

大小:3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9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_第1页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_第2页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_第3页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_第4页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2017--2018学年上学期模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10分共2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蹒跚(pán)歼灭(jiān)浩瀚(hào)罄竹难书(qìng)B.嶙峋(xún)河堤(tí)诘责(jié)油光可鉴(jiàn)c.荒谬(iù)驿站(yì)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D.辟邪(pìxié)潮汐(xī)娴熟xián锐不可当(dăng)2.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

2、的一项是()(2分)A.屈曲斟酌应衬不拆不挠B.磷峋镂空轩榭坦荡如舐c.提跋星晨凋谢自出心裁D.婆娑主宰秀颀恹恹欲睡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c.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D.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2分) 早春天气,,;,水天一色,,卧龙一般,,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①湖水苍茫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③它有生命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A.①②③⑤④B.⑤④①②③c.⑤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⑤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B.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D.浙江卫视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

4、错误的一项是()(2分)A.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c.《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D.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7.古诗词积累(10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2)感时

5、花溅泪,。(3).,。小园香径独徘徊。(4)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5)《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颈联诗句是:,。(6)《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二、口语交际与综合应用(本大题含8-9小题,共8分)8、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4分)小李对小王说:“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我明天

6、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请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小王: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9、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4分)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三、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2题。(5分)饮酒陶

7、渊明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13精品文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11、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以下问题:(

8、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