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ID:14605893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9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_第1页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_第2页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_第3页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_第4页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TXXXXX—XXXX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要求以及城市森林网络、城市森林健康、城市林业经济、城市生态文化和城市森林管理等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考核评价,也可供省级森林城市(镇)建设的考核评价参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337.3-2001国家林业局《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国家森林城市nationalfor

2、estcity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于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授牌的城市。3.2 城市森林urbanforest是指在市域范围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及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3.3 市域cityfield是指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3.4 城区urbanarea是指城市的建成区。3.5 郊区suburbanarea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行政区域。根据它的位置以及同建成区的联系,分为近郊和远郊两部分。3.6 乡土树种n

3、ativetreespecies指本地区有天然分布的树种。某些引种期长、并在本地区极端气候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已表现没有生态扩侵性,符合引种成功标准的归化树种,也可以列入乡土树种。3.7 城市森林网络networkofurbanforestlandscape是指市域范围内的城区和郊区各类森林斑块,与道路、水系、农田等区域营建的森林生态廊道连接,形成片、带、网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系统。3.8 生态文化ecologicalculture7XX/TXXXXX—XXXX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的一切文化形式。生态文化建设对于普及生态知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发挥着重要作

4、用。1 总则1.1 形成森林网络空间格局在市域范围内,通过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等模式,建立城市森林网络空间格局。1.2 采取近自然建设模式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近自然林业经营理论,因地制宜,确定营林模式、树种配置、管护措施等,使造林树种本地化,林分结构层次化,林种搭配合理化,促进生态系统稳定性。1.3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对市域范围内的城乡生态建设统筹考虑,实现规划、投资、建设、管理的一体化。1.4 体现鲜明地方特色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承出发,实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1.5 推广节约

5、建设措施推广节水、节能、节力、节财的生态技术措施和可持续管理手段,降低城市森林建设与管护成本。1.6 实现建设成果惠民坚持以人为本,在森林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便利。2 指标体系2.1 城市森林网络2.2 市域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地区的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应达到20%以上。年降水量400—800毫米地区的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的城市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

6、上,且分布均匀,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县森林覆盖率应达到35%以上。自然湿地面积占市域面积5%以上的城市,在计算其市域森林覆盖率时,扣除超过5%的自然湿地面积计算森林覆盖率。2.3 新造林面积7XX/TXXXXX—XXXX自创建以来,平均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积占市域面积的0.5%以上。1.1 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1.2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1.3 城区乔木种植比例城区绿地建设应该注重提高乔木种植比例,其栽植面积应占到绿地面积的60%以上。1.4 城区街道绿化城区街道的树冠覆盖率达到25%以上。1.5 城区地面停车场绿

7、化自创建以来,城区新建地面停车场的乔木树冠覆盖率达30%以上。1.6 城市重要水源地绿化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功能完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作用得到有效发挥。1.7 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城区建有多处以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绿地,分布均匀,使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基本满足本市居民日常游憩需求;郊区建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其它面积20公顷以上的郊野公园等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5处以上。1.8 村屯绿化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绿化,集中居住型村庄林木绿化率达30%,分散居住型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