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ID:14606288

大小:47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9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严分良   苏景欣   审定人:徐亚丽  杨琳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说说

2、瓦。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这可能是传说。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

3、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地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

4、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瓦的制作并非给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古人的确很聪明。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C.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

5、的发明。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6、。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

7、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