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

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

ID:14608982

大小:2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_第1页
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_第2页
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_第3页
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_第4页
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种粮大户张翊慧先进事迹张翊慧,男,土家族,1958年7月8日出生,中共党员,初中文化,曾任乡村教师,于1982年返乡务农,现任德江县中共煎茶镇新场村支部委员会书记。近几年来,新场村在张支书的带领下,不仅自己跃上了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全村28个村民组,878户,3450人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涌现出了年播种15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8户,粮食生产在该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抓规模种粮的新格局。2004年张翊慧一家靠租赁耕地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及烤烟,创下了家庭年收入达114800元的全村最高水平,其中种植水

2、稻110亩,油菜8亩,烤烟10亩,粮食总产高达60500公斤,均亩产550公斤,创收96800元,油菜创收3000余元,烤烟创收15000元。张支书一家共4口人,由于自己忙于村里的事务,妻子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走上了种粮致富之路呢。其主要先进事迹表现如下:一、抓规模生产。张支书自1982年返乡务农后,清楚地看到,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数的剧增,土地无人耕种,“特色倒租”现象不断出现,更为严重的是不少耕地已出现瘦脊、荒芜不良迹象,他很心痛,尤其是自他上任村支部书记之后,历年征订购及农业税收等任务

3、无力完成,拖全镇的后腿,更让他头痛。于是,1990年张支书便试着租赁本村邻近人家耕地从事种植业,发展粮食生产,当年承包耕地2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油菜,由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当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从未有过的甜头。从此以后,张支书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至2003年种植面积突破100亩,达102亩,粮食产量达44000公斤,今年种植优质水稻110亩,总产量达60500公斤,除少部份用于自食和市场零售外,其余大量卖给国家,仅今年销售给县穗精大米公司稻谷达53400公斤。张支书的事迹,

4、很快引起了煎茶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以他为榜样,在全镇广泛宣传和推广。目前我镇已涌现出规模种粮户900户,占全镇户数10%,种植规模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0%,规模种植已构成我镇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精选良种,大力推广农业科学实用技术。种植面积确定后,最大限度追求产量是每一位种粮农户的心态。如何抓好粮食优质高产,张支书靠的是两点:一是选种;二是农艺措施。历年来,张支书通过向县农业局技术员讨教,选用的水稻品种,均为符合国家优质米标准的K优5号、K优047、金优99、金优63以及川湘优等优质高产良种,并结

5、合该村冷烂田严重的实际,大力推行旱育浅植免耕半旱式栽培等先进的农艺措施。大大提高了水稻单产,较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5%,同时,所产出的大米质量在全县处于上乘,市场畅销,价格比常规水稻高出10%以上。张支书仅今年售给县惠精大米公司53400公斤稻谷,全部按高于市场5%的价格收购,实现水稻创收9.68万元,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赞誉。该村由于有张支书的带头和重大贡献,于2001年被列为全县优质水稻示范区,从而更加促进了该村农户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大局,多次获上级的表彰,2002年又被列为县级脱贫致富奔小

6、康示范村,张支书不再为该村完成不了农业税任务发愁了。三、加大投入,实施粮食生产机械化田间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张支书在租赁耕地面积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使他最为难的是“双抢”时节劳动力严重匮乏和耕牛紧张的矛盾,特别是在临近收获季节,由于缺乏劳动力不能及时收割庄稼,眼看就要烂在田里,心里十分着急。这也是严重制约着农户规模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这时,张支书想到了农机,主动找到农机部门联系,道出了规模种粮的苦衷,谈了自己想利用农机种粮的想法,农机部门的领导听后非常重视,立即派出技术人员到该村实地考察,推荐适合该村

7、田间机械作作业的机具,张支书先后筹资2万多元购进了“四方”牌耕整机,“合盛”牌微耕机以及排灌机械和收割机械等机具6台套,进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目前,该村农户在张支书的带动下,通过自筹资金,县农机部门补助,先后购进了“三牛”牌、“丹霞”牌、“四方”牌、“合盛”牌等四种型号的微型耕整机、小型收割机、化肥深施器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共38台(套)。探索出了适合该村农业生产田间机械化作业的新路子,“三牛”牌耕整机用于水田耕整作业,“丹霞”牌耕整机用于旱地耕整作业,“合盛”牌微

8、耕机用于碎土作业。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强了该村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年机耕作业面积可达21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2.6%,居全县第一位,现农户间流传一句话,叫做“抓规模作粮,靠农机来帮忙”。这是张支书在规模种粮生产的重大贡献,他把农户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对助农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张支书重视粮食生产,更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