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

ID:14611582

大小:4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1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2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3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沁园春·长沙》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3.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二、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

2、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一)立志远大1、毛泽东在15岁左右,读到了一本谈到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那本小册子的头一句话是:“呜呼,中国其将亡矣!”。它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谈到了缅甸、越南等地的主权的丧失。这使毛泽东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他与朋友们常常自认为栋梁之才,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没时间谈情说爱。他们认为时局危急,应当抓紧时间求知与砥砺自己的意志。毛泽东在此时雄心勃勃,要改造中国。他说:“吾尝虑吾中

3、国之将亡,今乃知不然。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无忧也。惟改变之事如何进行,乃是问题。吾意必须再造之,使其如物质之由毁而成,如孩儿之从母腹胎生也。国家如此,民族亦然,人类亦然。各世纪中,各民族起各种之大革命,时时涤旧,染而新之,皆生死成毁之大变化也。”(二)求学刻苦15-17岁,于东山学堂就读,结交了好友萧三。开始读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也开始了解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并崇拜这两个人。阅读《世界英雄豪杰传》,十分赞赏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王、威灵顿、林肯、卢梭等,并对萧三感慨地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

4、强兵之道,才不致蹈安南、朝鲜、印度的覆辙……”18-19岁,每天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一直读到关门才出来。他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穆勒的《名学》、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赫胥黎的《天演论》。除了这些哲学著作外,他还认真研究俄、英、美、法等国的历史地理以及“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20-25岁,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每天起得很早,漱洗完毕就去教室读书。下课后,一般都在读报室看报,或去图书馆借书。晚上别人都睡觉了,他还在茶炉室、读报室看一会儿书,有

5、时就在走廊里通宵不灭的灯光下读书。他还常常独自一人或邀几个朋友到校后的山上读书。难得几次上街时,他一般也都要去玉泉街或府正街逛逛,因为这两条街上有些旧书摊和新书店,他经常掏空钱去买些喜欢的书。在生活费中,他要花掉三分之一钱去买报刊与书籍,从未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在此期间,他学习中国文学、道德、地理、历史,特别喜欢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三)健身炼志1、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期间,经常和朋友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下雨时,就脱掉衬衣淋雨。烈日当空,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常浴。大风来临时,就高声叫嚷,说是“

6、风浴”。在已经下霜的日子,露天睡觉。2、每天洗冷水澡,从不间断,即使冬天也如此。43、经常和同学们到湘江游泳。甚至到了11月份,非常寒冷,也从未停止。4、徒步旅行。毛泽东曾与好友萧瑜徒步游历一个月,走了900多公里,走遍了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5、即使在下雨、下雪和寒风刺骨的秋冬季节,他们还经常赤着上身,在学校的后山跑动,磨搓。(四)良师培养1、杨昌济曾在国外留学十年,先在日本,后到伦敦大学,最后到爱丁堡大学,拿了哲学学位。他回国之前,曾在德国一所大学研究康德,成为康德的忠实信徒。回国后,他放弃了从政当官或办实业的道路,选择了微不足道的教师岗

7、位。在教学期间,曾给予毛泽东重大的影响。他学识渊博,思想前卫,订阅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送给毛泽东看。他还介绍毛泽东与全国各地一些进步学者建立了通信联系,讨论国内形势、学习方法、物质文化、哲学和世界形势等问题。2、徐特立留学日本,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其崇高品德、渊博学识、爱国热情给予毛泽东深刻的影响。曾割破手指,在一封血书上签名,向皇帝请愿要求召开国会。这种坚定的信念让毛泽东深深敬服。3、袁仲谦清末拔贡,精通古今文史。曾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的国文教师,对毛泽东十分器重,尤其赞赏其文采,经常找其谈话,并介绍选读古典文学作品。他爱惜

8、自己的藏书,从不借出,唯独乐意借给毛泽东阅读。(五)益友互助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毛泽东认识了蔡和森、萧瑜、萧三、阿叔衡、张昆弟、陈章甫、罗学瓒、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