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精读课改革模式.doc

大学英语精读课改革模式.doc

ID:14614523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大学英语精读课改革模式.doc_第1页
大学英语精读课改革模式.doc_第2页
大学英语精读课改革模式.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精读课改革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英语精读课改革模式 关键词:教学模式;二语习得;阅读技巧;交际能力代写论文    长期以来,外语一直把精读课作为基础教学阶段的一门主课。笔者认为,有必要尝试一下改变精读课的传统做法。下面透过目前精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主要问题    目前,基础教学阶段的精读课,名为精读,实为融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语言综合入门课。这在语言素材信手拈来的今天,对于入学时已掌握1600个单词、已具有基本语法知识,而听、说、读、写、译却又发展极不平衡的学生来说,这种传统精读课的教学模式已不再完全适用。其弊端在于:(1)语言素材不足。精读课基本是围绕有

2、限的几篇文章进行解释和训练,不利于语言的自然习得,无法增强学生的语感。(2)忽视对阅读技能的训练。精读课注重对课文中语言现象的分析、讲解和操练,而对一系列阅读技能却没有必要的指导和训练。(3)无法兼顾学生入学时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学生入学时的阅读能力远比其他能力强,但为了照顾其他能力的培养,只能选用语言较简单、内容较肤浅的素材。教材不能满足学生提高阅读水平的需求,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影响了他们的知识面扩展。(4)忽略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精读课十分重视围绕课文所进行的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为表达准确,学生往往要使用课文的语

3、言,其结果是将书面语与口头语混为一体,忽视了语言的得体性。(5)忽略学生能力的发展。在精读课上,教师精讲,学生操炼。教学常常以掌握课文为目的,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建议    1.课程设置  目前新生入学时已掌握1600个单词并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鉴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发展不平衡,建议开设阅读、听力、口语、语法、写作等课程。这些课程分别将各门课程的技能训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兼顾其他课程的技能训练,以促进和保证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全面发展。    2.关于阅读课3  阅读

4、课旨在提高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处理和表达能力。为此,一方面要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巩固语法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指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阅读母语的技能,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因此,阅读课应注意以下原则:(1)提供数量为精读教材三倍的语言素材,以创造语言习得的条件。(2)教材的题材和体裁力求多样化。丰富的题材有助于引起学生兴趣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多样化的体裁不仅能使课堂上的阅读更具有真实性,而且有利于进行与不同阅读目的相对应的各种阅读技能的训练。(3)教材中的语言力求是地道的,未经改写的原文。在难度上应略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在质量上应体现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用法的特点。(4)教材内

5、容既要注意趣味性,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有利于联系实际和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5)教材编写应考虑到学生水平永远存在差异这一规律。在选材及练习设计上力求变换难易程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教材,取得最佳学习效果。(6)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应针对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暴露出的弱点,对不易掌握的项目进行强化训练。(7)练习形式应力求多样化。其设计要着眼于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体现掌握课本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手段的原则;以利于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员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8)测

6、试应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建议的基点    1.英语基础教学的任务  基础教学的目的应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致,其任务是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应在对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进行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的同时,将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应在入学之际就得到重视,以利于他们在进入高年级学习专业课时,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各种能力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    2.语言特性  从应用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的特性主要表现为:(1)语言是一个用来表述客观世界事物之间关系

7、的符号系统。符号的组合受一定规则支配,语法便是这些规则的一种概括。(2)语言的表达形式由特定的环境、场合以及语用者的地位、目的、性格、情绪等多种因素决定。因此,同一个基本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语言的这种特性反映了语言在用来交际时所具有的种种特点。语言在使用中除了遵循语法规则外,还必须遵循用法规则。    3.教学内容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具备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内涵是: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话语能力、应付能力。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培养上述这些能力。    4.获得外语能力的途径  获得外语能力的途径可归结为两种:最普通的是学

8、习途径,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