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

ID:14614691

大小:9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 鲁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基础知识总结第一节碳的多样性1.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片状固体。其中,每个碳原子均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相连,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不导电。3.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片状固体。质软、有滑腻感。碳原子呈层状排列,每一层的碳原子形成平面正六边形。4.C60是灰黑色固体,形成球状结构,表面呈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5.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性质Na2CO3NaHCO3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粉末白色固体溶解度Na2CO3>NaHCO

2、3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0NaHCO3+HCl=NaCl+CO2↑+H2ONaHCO3与酸反应比较剧烈与NaOH反应不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与BaCl2溶液反应不反应稳定性(加热)稳定不稳定,加热分解相互转化6.Na2CO3和NaHCO3如何鉴别?(1)加热比较:分解产生气体并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碳酸氢钠,无现象的是碳酸钠(2)加酸反应比较:比较剧烈是碳酸氢钠(3)滴加CaCl2、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碳酸氢钠。7.温室效应:由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生产和生活中化石燃料大幅度增加,使大气

3、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猛增,破坏了自然界中原有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8.高炉炼铁中碳的转化:过程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金属铁的过程,原料是焦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但起还原作用的主要是一氧化碳。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两个作用:①燃烧提供热量;②用于制还原剂CO9.在生活中,水壶中常常有水垢,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自来水中存在Ca(HCO3)2,受热分解生成CaCO3,积聚在壶底,便形成水垢。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第4页第二节氮的循环1.氮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约占其体积的78%2.化学性质:在通常情

4、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氢气等物质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3.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氮的固定,简称固氮。分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4.氮的氧化物有六种:N2O、NO、N2O3、NO2、N2O4、N2O5。NO是无色、难溶于水的5.气体,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O2:_2NO+O2==2NO2__;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重要的反应有:_3NO2+H2O==2HNO3+NO,2NO2==N2O4__________________6.氨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

5、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而且能快速溶解,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700体积的氨气。易液化,常作制冷剂。7.氨的喷泉实验要成功,需保证烧瓶和烧杯液体之间有足够大的压强差,为此需注意三方面:氨气要收集满氨和烧瓶都要干燥气密性要良好8.氨的化学性质:(1)能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显碱性。(2)与酸反应NH3+HCl==NH4Cl将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会有白烟产生,原因是挥发出来的HCl和NH3两气体相遇,生成了NH4Cl固体小颗粒。这也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一。(3)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氨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固——固反应加热装置(与制取O2装置相同)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干燥方法:用碱石灰、固体NaOH等检验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瓶口(产生白烟)棉花团的作用:防止NH3与空气形成对流,提高了收集NH3的纯度。10.铵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溶于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都能生成氨气,离子方程式为:,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一般用这个原理来检验铵盐。11.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质量分数在95%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出硝酸蒸气会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12.硝酸的化学

7、性质(1):酸性: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浓硝酸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2)不稳定性:浓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产生红棕色的NO2,二氧化氮又溶在浓硝酸中而使溶液呈黄色。其方程式为:,一般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3)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能与除金、铂、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第4页有关。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会产生氢气。在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如:与非金属反应,只表现氧化性。12.氮的氧化物(NO2和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