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ID:14617405

大小:49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5.5《生态系统及信息传递、稳定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预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并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学习重点:1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习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学习过程: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信息概念:可以传播的___、情报、指令、___等

2、都称作信息。2、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概念: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来源:可以是_____、也可以是_____(2)化学信息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诸如植物的________等代谢产物,动物的______等来源:生物代谢活动(3)行为信息概念:动物体产生的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某种信息的_____来源:多为动物3、信息传递的作用(1)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调控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____的繁衍。②调节生物的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在农业

3、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②对______进行控制。小结:1、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综合分析类别概念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物理过程萤火虫的闪光、植物的五颜六色的花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昆虫的性外激素、狗利用其小便记路行为信息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通过其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植物或动物的异常表现及行为昆虫的舞蹈2、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信源(信息传递)→信道(信息传输)→信宿(信息接收)3、信息传递在生物中的具体作用(1)有利于生命活

4、动的正常进行,如莴苣的种子必需接受某种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长。(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的性外激素,能引诱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天敌的减少,又促进雪兔数量的回升····循环往复就形成了周期性的数量变化。4、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区别联系来源途径特点范围能量流动太阳能食物链或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共同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

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反复出现、循环流动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信息传递生物或无机环境多种途径信宿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单向或双向)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例1、下列现象中,信息传递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A.谈虎色变B.杯弓蛇影C.红杏出墙D.抓耳挠腮例2、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二、生态系统的稳定型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6、。2、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基础是生态系统存在_____。3、种类:(1)抵抗力稳定性a概念: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b与生物关系:生态系统的_____越多,_____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2)恢复力稳定性a概念: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_______的能力。b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一般呈负相关。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2)实施相应的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小结:生态系统的稳定

7、性1、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时,表现出来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变化太大。(2)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量保持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系统内部自我调节的结果,这种自我调节主要是依靠群落内部种间关系及种内斗争来实现的。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负反馈调节

8、①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相对平衡。②实例:草原上食草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变化③结果: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变化,从而达到和保持稳态平衡。(2)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态系统成分食物网自我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