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颅内占位)

护理查房(颅内占位)

ID:14624471

大小:4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护理查房(颅内占位)_第1页
护理查房(颅内占位)_第2页
护理查房(颅内占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护理查房(颅内占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护理查房神经外科张琴一.病情介绍  杨大均,71床,男,54岁,因头晕、头疼、精神差、意识障碍3天于2013年3月29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C,P70次/分,R18次/分,BP120/72mmHg,意识呈昏睡状,精神差,大声呼之可应,问答基本切题,语言含糊不清,查体合作,肢体活动、乏力。双瞳等大形圆光敏约0.3mm,耳鼻腔未见流血流液。辅查:MRI示颅内占位.诊断:颅内占位/动脉瘤?左额颞胶质瘤?现为入院第二日。颅内压力高,病情危重。二.专科概述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在颅腔内占据一定空间位

2、置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即成人颅压>1.96kPa或200mmH2O)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为特征,其中以颅内肿瘤,脑脓肿等为常见。发病机理:正常人颅腔内主要有脑组织、脑脊液、脑血管及其管腔内流动着的血液。在正常情况下,颅腔完全封闭,颅腔容积与其所包含内容物的体积是恒定的,颅内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大约0.686-1.96千帕,或者70-180毫米水柱)。所谓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腔内一定空间被局灶性病变所占据,引起临床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和颅压增高,这种病变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①颅脑损伤引起的各类颅内

3、血肿(如硬脑膜外、下血肿,脑内血肿,混合性血肿)。②各种自发性颅内出血及血肿。③颅内各种原发和转移性肿瘤。④颅内脓肿。⑤颅内各种肉芽肿。⑥颅内各种寄生虫病。⑦其它占位性病变。该患者怀疑动脉瘤。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在颅腔内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肿块样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和脑血肿。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颅内压生理调节失代偿,其颅内压力超过正常值(80-180mmH2O),常伴有脑功能障碍。2、头痛颅内压增高时其脑膜、重要的血管神经受牵拉引起。发病初起不典型,重时可逐渐呈持续性,甚至难以忍受。3、呕吐是脑干移位和牵

4、拉或肿瘤直接刺激延髓的呕吐中枢,呕吐呈喷射性,不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在头痛剧烈时出现,呕吐后头痛稍缓解。儿童因肿瘤常发生在后颅凹,早期即可出现呕吐,易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4、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眼静脉回流受阻,视乳头边界欠清、静脉充血、渗出或出血,早期视力正常,中晚期因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视力逐渐减退。5、癫痫发作是占位性病变刺激皮层产生的异常放电。成年人的癫痫发作往往是占位性病变引起。6、复视、耳鸣、精神异常7、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晚期并发症。手术是唯一可靠的选择手段,可去除病变,缓解颅压高,改善症状,恢复

5、脑功能。个别病变不能手术切除者可行颅内或颅外减压术,缓解症状,延长寿命。脱水药物可暂时减轻颅高压,缓解症状。疾病检查影像学检查注意有无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皮肤血管痣、黑痣、色素沉着、紫纹、头部畸形、隆起、压痛、血管怒张、头颈部及眼部血管杂音、肝脾肿大、病理性肥胖等。详查心肺等脏器。3颅内占位性病变,如病变较小,又位于非重要功能区,临床上可无症状。若病变位于重要的脑功能区或病变范围较大,临床常出现颅压增高的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和局灶性的神经体征。较大的占位性病变,造成颅压过高,压迫脑组织,可造成肢体瘫

6、痪,乃至形成脑疝。脑疝是危及患者生命的征象,也是颅内占位性病变最严重的后果。治疗造影颅内病变治疗的前提是准确的诊断和精确的定位。脑血管造影(DSA)、磁共振(MR)检查是诊断颅内病变的主要方法。三.护理护理评估1.健康史及既往史:病员因头晕、头疼、精神差、意识障碍3天入院。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史。2.全身情况:自理能力较差,饮食排泄均障碍,活动障碍,目前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昏睡,精神差,双瞳孔等大形圆,约0.3cm,光敏。3.辅助检查:头颅MRI提示为“颅内占位”。4.心理状况:病员家属有焦虑,紧张等情

7、绪。护理诊断1.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痛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有误吸的危险与呕吐有关4、语言沟通障碍5.知识缺乏与对颅内占位性病变疾病及相关知识不了解有关护理目标1.病员无受伤情况发生2.病员机体营养平衡3.病员气到通畅,呼吸通畅4.病员家属对疾病本身有所了解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入院第二日拟行DSA)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镇静。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受凉2、保持病室安静3、控制高血压,血压不宜降的过低、过快4、积极处理头痛、便秘、躁动等不适,预防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5、遵医嘱应用抗纤维

8、蛋白溶解药物,防止血凝块溶解6、介绍科里手术后的成功病例,增加他的信心7、做好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注意:在DSA之前尤其注意观察病员有无出血症状,动脉瘤破裂可有或无诱因。出血方式: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大汗淋漓、面色苍白,体温升高、有或无意识障碍。体征: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2)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讲解疾病相关的简单易懂的知识,告诉患者家属颅内占位虽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