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8辛弃疾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8辛弃疾

ID:14634417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8辛弃疾_第1页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8辛弃疾_第2页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8辛弃疾_第3页
资源描述:

《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8辛弃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38辛弃疾(二)十年以后,他第一次被起用,曾做过福建安抚使。辛弃疾这个人是不用他则已,一旦用他,他就要实践他的志意。我说过,他是用他的生命谱写他的诗篇,是用他的生活实践他的诗篇的。就像杜甫写自己的忠爱缠绵,是“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一样。杜甫说我不能忘怀,不能不关心我的国家、同胞、人民,我就像葵花、像豆藿一类植物永远向着太阳,这是我的天性,我想改都不能改变。辛弃疾遭到弹劾、罢废,你为什么不学乖一点?你为什么还干?辛弃疾只要一用他,他还要干,这正是我们中国有理想的才志之士。辛弃疾来到福建一看,他就说了福建是前枕大海,没有海防是危险的,不管是敌人还是盗寇,

2、一旦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于是他马上在福建筹备海防,修建了“备安库”,还要造铠甲一万副。他这么一干,人家又弹劾上去了,说他“残酷贪饕”,所以他又被罢官了。这次罢废几乎又是十年。而且他在上饶带湖的住所被烧毁了,后来就在铅山一处有泉水的地方,又安排了一个住所,取名“瓢泉”。辛弃疾是以何等心情安排他的住所呢?请看他以前写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即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

3、袖,揾英堆泪?这是他当年在建康做通判时,写的一首词,他的一片收复自己故国和故乡的志意,在落日的高楼上,在失去同伴孤独鸿雁的叫声里,他的志意得不到共鸣,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他说自己是“江南游子”,辛弃疾不是江南人,而是山东人,居然来到了江南,只要一日不能收复故土,不能回到故乡,便只能是“江南游子”。我辛弃疾是没有杀敌报国的本领吗?“壮岁旌旗拥万失”,千军万马之中曾把汉奸张安国捉来。他是真的有本领,不像某些人空谈大话,所以“把吴钩看了”。吴钩是指他的宝刀宝剑。我自己身上佩带这样的宝刀宝剑,有这样的本领而不能去杀敌,压抑在胸中的满腔愤慨,把“栏干拍遍”。“无人会”,无人理会,无人懂得我的

4、心意。我今天登上建康的赏心亭(建康即今天的南京),隔江可以遥望江北。江北是什么地方?辛弃疾晚年写的《永遇乐》词中,曾经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词句,表明他是从敌人的千军万马中冲过来的。而现在是“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鲈鱼是一种很好吃的鱼,这里有一个典故。历史上记载,西晋时有个人叫张翰,字季鹰,他本是南方人,在洛阳为官,他怀念江南莼羹鲈脍,就辞去了官职,回到故乡去了。人家张季鹰有故乡可归,我辛弃疾的故乡沦陷在敌人手中,今天我在官场上仕宦不得意,也想辞官不做,回老家吧,可我回到哪个老家去?所以不要说我故乡的食物是怎样美。张季鹰在西风起的秋

5、天时回故乡了,现在我也怀念我的故乡,可是一任秋风吹,多少个秋天过去了,“季鹰归未”?我像张季鹰那样怀念故乡,回去得了吗?有人说你辛弃疾既然回不到山东的老家,就在南方安家吧。可是他又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又是另外一个典故,大家应知道辛词是喜欢用典故的。既然我不能回山东,我就在南方买几亩地盖几间房子,“求田问舍”,又“怕应羞见,刘郎才气”3。这个典故是说,三国时,天下大乱,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大家都熟知了,不用细讲。刘郎指的是刘备。一天刘备遇见许汜,与许汜谈论天下英雄豪杰,论及陈登。陈登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意的人。《三国志》中有陈登的传记,传记后有裴松之的注,引了许多

6、关于陈登的故事。说陈登有“扶世济民”之志。刘备与许汜谈话时,许汜就批评陈登是“湖海之士,豪气未除”,意思是说陈登没有礼法。刘备问:何以见得呢?许汜说:有一次我去拜访陈登,陈登对我全无主客之礼,坐了半天,他不跟我讲话,我留在他家住宿,陈登是自上大床卧,令客卧下床。所以我说他“湖海之士,豪气未除”。刘备就说了:方今天下大乱,有理想志意的人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而你这个人只是为自己自私自利打算,“求田问舍”。如果是我刘备做主人,你若来了,我就自己上百尺楼头去卧,而卧君于地。这表示刘备看不起像许汜这种不关心国家安危,而只是自私自利的人。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回故乡,只好留

7、在南方“求田间舍”,真是自觉可耻,“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我应怎么办呢?他又接着说:“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岁月不待人,一个英雄豪杰二十几岁时可以出入敌营,从千军万马之中活捉了汉奸,可惜流年似水,我的豪情壮志,我的那些英勇有为的青壮年时代,转眼就过去了。我所遭到的都是谗毁、打击,志意一直无法实现,真是“忧愁风雨”。他说“树犹如此”,树在风雨中也会凋零,不用说我们有感情的人,更经不起这样的挫折。感慨之余,他就说了:“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