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

ID:14634594

大小:19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_第1页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_第2页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_第3页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_第4页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因素的计量分析国贸1092胡影1091801207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1978年至200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探讨相关经济变量对就业人数的影响。关键词:影响因素经济增长人力资本Summary:一引言随着我国大学扩招,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还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经济发展前景。大学生

2、是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如果大量毕业生“毕业即失业”,不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2003年有212万,2004年有280万,2005年有335万,2006年达到了413万。同时当年没有就业的学生数也在增长,2003年60万左右,2004年70多万,2005年近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3%左右。我国政府每年都会颁布一些政策来缓解就业问题,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透露,在去年取消一些不合理规章的基础上,今年我国将彻底清除阻碍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规章障碍”。此间权威人士认为,此举不仅对实现农村劳动力

3、获得平等就业权利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对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积极影响。种种情况显示,我国目前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经过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扩张之后,近期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供给将升至峰值,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预计今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将达到2400万人。从劳动力需求上来看,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5年中,由于经济的增长平均每年增加1370万个工作岗位,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明显减弱。权威人士估计,按今年经济增长保持7%计算,在现有的

4、经济结构下,新增的就业岗位仅为800万个左右,无法满足我国现存待就业人口的需要。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所以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作分析,看看能否从中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出口,找到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这也是我们写此篇文章的原因。二选题意义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解决就业问题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充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高社会生产效率;2.提高和保持劳动者素质;3.缓解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4.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三理论分析影响就业人数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考虑一下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一)国内生产总值从上述资料可以

5、看到,GDP每增长1%就可以为我国创造近100万个就业岗位,又由于经济稳定增长同充分就业同样都是我们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所以如果保证每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二)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支出即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它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政府投资,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但是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也会带来负面效应,我国从98年以来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投资的增加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成效显著。但是也出现了投资过热的现象,这样会有可能造成经济的虚假增长,一方面由于政府的投资行为增加了个生产者的

6、投资信心,拼命的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却是人们的消费不足,无法吸收生产出来的产品,投资过热,消费不足,造成了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存货增加,很容易形成经济泡沫。所以我国政府从去年开始实行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举措来避免投资的过热现象,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三)平均工资水平根据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工资完全由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对劳动者来说,劳动供给决策实质上是把他有限的时间在劳动和闲暇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工作所带来的收入与闲暇的享乐互为成本。当工资上升时,闲暇的价格就会上升,这样就使得劳动力的供给增加。而工资的上升会使人们更加富裕,扩大了人们对闲

7、暇的需求,这就会使得工资上升至一定水平后,劳动力的供给减少。这样就会形成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的背弯曲线。我认为处于背弯曲线的递增阶段是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状况,他们的工作目的还只是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工资对劳动力的供给弹性较大。而处于背弯曲线上端的人,已摆脱了工资高低对他们的束缚,工资对他们的劳动力供给的弹性较小。四模型建立(一)散点图先做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物价指数各经济变量与每年年末就业人数的散点图。分别如下所示:1国内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的散点图(1978-2003)2财政支出与就业人数的散点图(1985-2003)3平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