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案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案

ID:14635841

大小:10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案_第1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案_第2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案_第3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考试说明学习要求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2.从政治集权、传统文化等方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3.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归纳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内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3、意义: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解释——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

2、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二、儒家的形成1、春秋――孔子地位: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被推为“圣人”。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主张和贡献:①核心是“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政治思想: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部分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民本思想。③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④伦理观:性相近。⑤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乐》、

3、《春秋》思考:“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问:对比孔子的思想,孔韩在目的上相同点是什么?在方式途径上有何不同?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孔重德仁,韩重刑罚。2、战国――孟荀――贡献(作用或地位):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主张: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省刑罚,薄税敛。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

4、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主张: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实例: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思想家思想比较    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