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

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

ID:14636201

大小:39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9

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_第1页
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_第2页
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_第3页
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_第4页
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_第5页
资源描述:

《避雷针及避雷线保护范围g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避雷针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防止设备遭受直击雷的危害,使雷击中在针、线上(不会击在被保护的电气设备上)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针—集中设备、变压器等,如受雷面积不大的变电站、线—架空线路(保护效果较差,但范围较大)一、单支避雷针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r=1.5h图中:h为避雷针的高度(m);为被保护物体的高度(m);为在高度为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m)。在被保护高度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确定:①当≥h/2时,=(h-)p(p为高度影响系数)(h≤30m时,p=1,30<h≤120m时,)②当<h/2时=(1.5h-2)P针离设备至少5m二、两根等高针的保

2、护范围的确定:采用两针后针的保护范围的外侧与单针保护范围的确定方法相同,针的内侧部分的确定方法为:令D为两针间距离;2等于在高度为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最小宽度,它位于两针的连接线的中点,即距每针的距离为D/2。确定:=1.5(h0-hx)h0为两针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计算如下:两针间距离与针高之比D/h不宜大于5。h0为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m)h0=h-D/7p当D=7p时,=01、投梭力对织造生产的影响(1)投梭力太小梭子飞行速度较低,出梭口时间较迟,出梭口时挤压度较大,增加断边、边跳花等疵点。梭子不易打到头,造成下次投

3、梭力不足而轧梭。梭子速度太低,纬纱张力不足,造成无故纬停,甚至梭子碰撞纬纱叉。(2)投梭力过大梭子出梭口时间早,出梭口时挤压度小,断边、跳花等疵点较少。增加动力和机物料的消耗,增加织机的振动和噪声,投梭机构容易因部件松动和损坏而出现故障。梭子回跳量增加,造成下一次投梭力不足而轧梭。若制梭力也较大,则梭子进梭箱时易产生脱纬和纬崩。粗特纬纱和直接纬更容易发生脱纬和纬崩。D三、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俩针外侧的保护范围仍按单针的方法确定。俩针内侧的保护范围见下图所示,按下列方法确定:先作出较高针的保护范围的边界,之后由较低针的针的顶部作一条与地面平

4、行线,这两者的交点对地面作垂线,将此垂线看作一假想避雷针,再作它与较低针的保护范围,这样2和3就是相当于俩根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中f213D1D2可以两两当作两只避雷针确定保护范围四、三支或四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四支等高避雷针五、单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在hx水平面上避雷线每侧保护范围的宽度的确定:当≥h/2时,=0.47(-)p当<h/2时,=(-1.53)p六、双根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两线的外侧保护范围按单线的计算方法确定。两线之间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应由通过两避雷线点及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O的圆弧确定。O点的高度如下式计算:DO避雷线一般用于输

5、电线路的直击雷防护,常用保护角的大小来表示其对导线的保护程度。保护角是指避雷线和边相导线的连线与经过避雷线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雷击导线的概率随保护角减小而降低,所以按线路重要程度的不同,通常在15度与30度之间选不同的保护角习题:某厂有两个原油罐,一个高为12米、直径为6米,另一个高10米、直径10米,两油罐的净距为16米。试设计采用单支避雷针保护的最佳方案,并绘出避雷针的平面保护范围。习题:某变电站内有两根等高避雷针,高度为25米、针间距离为45米。某被保护物位于两针之间,被保护物高度为11米。试计算避雷针在被保护物高度水平面上的保护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