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

ID:14637088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_第1页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_第2页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_第3页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_第4页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探索双向IPSTAR卫星宽带通讯系统的概述2003年5月开始实施的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工程,自开通以来从依托鑫诺一号到依托亚太六号传输数据,所建立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都是卫星单向接收站点。这种纯接收的站点所收到的消息受发送端的限制,站点没有选择权,不能满足其的个性化需求,它的这个弊端越来越明显。随着近近几年卫星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下一阶段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的卫星服务模式应到位为定位“双向宽带互动式学习卫星教育系统”。双向觅带卫星具有容量大、接入方便,是国家地面宽带互联网的补充,满足现在党员远程教育站点上网学习的需要,变被

2、动的资料接收为主动的、有目的的上网搜集资料,查阅信息。可重点服务中西部和边远地区互联网接入,完美的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完全兼容现有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同时可服务于灾害应急、远程医疗等需要。9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采用比常规卫星VSAT系统更先进的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双向宽带卫星服务系统。它是建立在定点于东经119.5度轨道位置的iPSTAR大容量多波束卫星的基础上的一座天基宽带网络,由中国卫通独家承办利用IPSTAR系统进行的各项服务。IPSTAR系统与传统卫星通信网络相比,具有容量大、技术先进等优势。与地面网相比,它无处不在,可以覆盖我国国土内的任意

3、角落。IPSTAR系统的全IP终端传输速率可达4Mbps/2Mbps、链路动态分配(DLA)等特点,使IPSTAR系统可适应几乎所有的现有业务,包括话音、Internet接入、视音频多媒体交互、数据传输、企业网互连、会议电话、会议电视和多媒体内容广播等。双向IPSTAR卫星宽带通讯的硬件系统双向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的硬件系统由IPSTAR卫星、业务关口站和小口径天线地面终端组成,是一个完全基于IP技术的宽带卫星通信广播系统。它采用星状拓扑结构。关口站工作于Ka频段,端站工作于Ku频段,即关口站到终端的前向链路为Ka上行,Ku下行;终端到关口站的返向链路为Ku

4、上行,Ka下行。从关口站到低成本地面终端的宽带数据流量,通过基于一个或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道之上的时分复用(TDM)平台进行发送。为提升性能,这些前向信道还使用了高效的传输方式,包括增强产品编码(TPC)和更高阶的调制(8PSK)。而在小站到关口站的方向,也就是回传链路方面,窄带信道使用同样有效的传输方式,并进行复用,还使用了基于应用条件的各种多址方式,这些方式包括供登录信息使用的ALOHA,以及供回传数据使用的时隙ALQHA或TDMA。图(1)为IPSTAR卫星宽带系统的网络结陶示意图。91、IPSATR卫星IPSATR卫星是新代宽带卫星,由美国Sp

5、acesystem/LoraI(SS/L)制造,卫星型号FS-1300L,输出功率14KW,在轨寿命为12年。该卫星于2005EE8月11日在法属圭亚那发射,定点于东经119.5度轨道位置,覆盖亚太17个国家和地区,提供Ku波段84个点波束、3个成型波束和7个区域广播波束,以及18个Ka波段波束,共计114个转发器。IPSTAR卫星的动态带觅管理系统(DLA)可根据天气的随时变化动态调整编码和调制方式,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雨衰给通信链路带来的影响,减小传输链路的中断率。通过空分复用技术并结合卫星与关口站之间使用可用频率更宽的Ka波段,使有限的频率资源在IPSA

6、TR卫星上得到了最充分和有效的利用。IPSATR卫星的总容量高达45Gbps,远远高于传统卫星,这有效地降低了单位带宽使用容量的成本,使更经济地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和通信服务解决方案成为了可能。9针对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和通信服务市场,IPSTAR卫星专门设置了覆盖中国地区的波束,其中23AKu波段双向点波束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一个双向成型波束覆盖中国西部地区,通过点波束合成产生的一个Ku波段单向广播波束重叠覆盖中东部地区,这些波束可以为中国用户提供约12Gbps的通信容量。图二是中国及周边地区波束覆盖情况,其中:点波束中心平均EIRP=58.7dBW;成型波束中心平

7、均EIRP=53.4dBW;广播波束边缘处(EOC)EIRP=50.1dBW2、IPSTAR关口站IPSTAR宽带卫星系统共设置18座业务关口站,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泰国、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卫星服务区。IPSTAR卫星的有效载荷为弯管式转发器,不做任何星上处理和交换,用户地面终端与地面宽带网络以及相互之间的业务连接和交换均由关口站完成,因此可以说关口站是整个IPSTAR宽带卫星系统的核心。IPsTAR关口站工作在Ka频段,主要由与地面网络连接的关口设备、网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计费系统、基带设备、射频和天线系统等组成,主要功能包括:接入控制、授权、故障管理、

8、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和计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