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

ID:14638397

大小:153.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9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_第1页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_第2页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_第3页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_第4页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级上语文单元练习第一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 一 单 元名师引导1.目标导航                                                  长征事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

2、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目标:(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2)了解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3)记忆、背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4)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七律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

3、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繁星》是巴金的一篇散文,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书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长征组歌两首》中《四渡赤水出奇兵》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

4、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避孕药,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长征组歌两首》中《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

5、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草》借一个普通战士的视角塑造了周恩来的光辉形象。《长征》则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种种经历,展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单元的诵读欣赏中是《古代诗词三首》: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杜牧的《赤壁》和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学习中要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2.知识小词典                                               

6、①.字音。  岷(mín)山蓦(mò)地泥泞(nìng)猝(cù)然抽噎(yē)愠(yùn)怒焦灼(zhuó)湿漉漉(lū)péng(蓬)勃帐péng(篷)精cuì(粹)niān(蔫)巴                  ②.本单元要着重掌握如下词语的解释: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愠怒:恼怒。踉跄:liàngqiàng走路不稳。惶惑:疑惑畏惧。开颜:欢悦。等闲

7、:平常。旋即:不久,很快地。天险:天然的,险要的地方。急骤:急速。 ③多音字:重:重叠chóng量:打量liang骨:骨头gǔ盛:盛大shèng燎:燎原liáo重兵zhòng测量liáng骨碌gū盛饭chéng火烧火燎liăo3.名句解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江的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云崖”)。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西北的绞车渡(又称绞平渡)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是一九三五年五月,所以说”云崖暖”。  第一句中”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

8、:”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发表时已改为”水拍”。  后一句中的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形势险要。桥长约三十丈左右,用十三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中央红军在一九三五年五月下旬到达泸定桥,当时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