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doc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doc

ID:14641090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doc_第1页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doc_第2页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doc_第3页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后的产业有效保护分析经过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已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协议,中国正式成为WTO的一员。按照WTO的要求,我国将进行一系列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改革,削减关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义务,关税的削减也必将对中国经济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评价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做出的关税减让承诺,定量估计中国加入WTO后,履行关税减让义务对各产业保护程度的影响,使相关各方深刻理解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下面两个方面拓展了现有的研究:一是利用1997年6000多种商品的进口量

2、计算了我国加入WTO前的1997年和2000年以及加入WTO后第8年(即文中的2008年)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并对加入WTO前后的名义算术平均和加权平均关税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二是根据199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加入WTO前后83个产业部门的有效保护水平,并对产业有效保护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加入WTO后的名义关税结构  加入WTO要求中国进行一系列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改革,根据目前已公布的中国加入WTO正式协议,在市场开放方面,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注:有关中国加入世贸协议的详细内容,可参见http://www.moftec.gov.cn

3、。本小节的平均税率均为算术平均税率,加权平均的关税税率详见表2。):  1.工业品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在2005年,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将从加入WTO时的16.1%降至9.2%,其中汽车、电子及通讯产品、家具、烟草等产品的关税削减幅度在75%以上;同时,目前针对汽车、成品油、化肥、橡胶和部分机电产品的非关税管理措施也将在2000~2005年间逐步取消。  2.农产品平均关税由加入WTO时的25.9%削减到17.2%,并对小麦、大米、玉米、棉花、植物油、食糖等大宗进口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即对配额内的进口征收1%~3%的低关税,而超过配额之上的进口征收通常4

4、0%以上的高关税。在2000~2005年期间,配额量将保持每年15%的增长,并且配额外的关税税率也将逐步降低。  3.开放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准入。中国承诺自加入WTO时起将加入《信息技术协定》,并将逐步取消信息产品的关税。而在2005年将取消对大多数服务业部门的地域限制,提高电信、保险、证券等行业合资企业的外资所占有股份的比重限制,对外资银行,则在加入WTO的5年后给予全部的国民待遇。  削减关税是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国入世谈判中的关键议题。为了满足WTO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在近10年内已经大幅度地降低了产品进口的关税总水平。在1996年的关税

5、改革中,算术平均关税率从1990年的43%降到了23%,而在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有将近4000种重要税目的基础税率采用了最惠国税率,这些税目的平均税率在加入时为17.3%,而且根据协议,中国承诺到2008年过渡期结束时,关税总水平将降到10.17%,而且主要的关税减让要在2005年前完成。4  伴随总体关税水平的下调,关税结构的调整使过渡期结束时进口产品的税率落差大为减少,税率分布向低税率区间更为集中。1997年、2001年、2008年关税结构比较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关税税率分布图  表1过渡期内各年份中国承诺的算术平均关税税率  附图  资料来

6、源:中国加入WTO正式协议内容。  可以清楚地看出,关税税率的分布将趋于集中。1997年关税税率的标准差为16.6%,最高税率为120%,而2001年税率标准差为11.2%,最高税率为85%,到了2008年,税率标准差进一步地降为9.9%,而最高税率也相应降为72%。2008年过渡期结束时,我国关税的税率档次可划分为4个,分别为0~10%(占64.51%),10%~20%(占26.62%),20%~30%(占7.27%)和30%以上(占1.59%)。这种扁平化的关税结构能够减少管理成本,而复杂的关税结构会带来对寻租活动的刺激,诸如设法改变进口商品的分类等等,

7、导致财政收入的损失。  二、加入WTO前后我国各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传统的关税保护理论是建立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完全发生在一个国家内的假设前提之上的,这样衡量各种保护措施究竟提供了多高的保护,就可以用名义关税率来表示。但由于现代的大规模生产往往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中间投入品,导致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所以名义关税率就不足以说明保护的真实程度。现代的保护理论提出了有效保护率(ERP),它是指全部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净增值所给予的影响,被定义为一种加工产品在各种保护措施的作用下可能带来的增加值的增量对其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加工增加值的百分比,即ERP=(V'-

8、V)/V。其中,V'为一国征收进口关税后的增加值;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