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悖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李约瑟悖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ID:14641702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李约瑟悖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_第1页
李约瑟悖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_第2页
李约瑟悖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李约瑟悖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约瑟悖论内涵及其现实意义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对中国古代科技发达而近代中国科技却落后于西方的问题进行过研究论述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或“李约瑟悖论”。 本文就谈谈我对李约瑟悖论的内涵理解以及它的现实意义。一、什么是李约瑟悖论“李约瑟悖论”是指李约瑟在《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一文中对三个“悖论”的分析。李约瑟在该文中阐述了中国古代大量的科学技术成就之后,对学术界长期存在的三种论点:中国无科学论、制度抑制发明论和中国文明停滞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该文结论部分提出的三个“悖沦”,本意就是对这三个似是而非的观点

2、进行分析与反驳,结果使关于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的问题深化了,所以从积极意义上称之为“李约瑟悖论”。二、李约瑟悖论的内涵(一)中国无科学论与李约瑟第一悖论早在1915年,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的任鸿隽,在《科学》创刊号上就发表过《论中国无科学之原因》的文章,认为:“秦汉以后,人心梏于时学,其察物也,取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择术也,骛于空虚而引避实际”。其后,1936年哲学家冯友兰再次发表《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文,认为“中国向来没有科学,因为据其自身之价值标准,她无需任何科学”。他们首先断定中国没有科学,然后分析其原

3、因。 李约瑟指出:“根据通常的说法,中国从来就没有什么科学与技术。这里指的是,把科学定义为近代科学,那么它的确仅仅起源于文艺复兴后期、伽利略时代的西欧,指的是数学化的假说与实验结合起来的近代科学。但这与科学作为一个整体不是一回事。”就科学整体而言,有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从公元前5世纪至15世纪中国科学技术成果辉煌,遥遥领先于欧洲。这样,中国科学近代落后的问题,既不是从来就落后,更不是从来就没有科学技术,也不是古代科学技术与近代科学没有关系,而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是近代科学落后。因此,可以将李约瑟第一悖论表述为

4、:古代科学技术产生那么多成就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二)制度抑制发明论与李约瑟第二悖论针对关于中国科学近代落后的原因被简单地归于封建官僚制度压制科学应用与技术发明的通常说法,李约瑟引用有说服力的例证加以否定,认为公元前5世纪到15世纪中国官僚封建制度在自然知识应用方面,比欧洲军事贵族封建制度或奴隶制古代文明有效得多。他还分析了另一观点: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对节约劳动的技术需求不足,指出:“如果中国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无限,那么仍然存在着这样的事实:我们迄今还没有遇到一次由于明显担心技术失业而拒绝使用

5、一项发明的例子。”倒是中国许多方面采用和推广了“成串”的技术创新,朝廷官员在许多方面帮助了科学的应用。例如,汉朝用地动仪为宫廷提供地震发生的消息并确定地震的方位;唐朝派出过考察队,测量从印度支那到蒙古1500多英里长的子午线弧度,及绘制从爪哇到南天极20。之内的星图;宋朝建立了雨雪计量站的网络。因此,如果说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是官僚封建制度抑制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汉唐以来封建朝廷在许多方面鼓励应用科学?这显然是一悖论,这个悖论值得人们探究的含义可以表述为:曾经在许多方面鼓励应用科学的中国封建制度,为什么没有引起近代科学

6、在中国的产生?(三)中国文明停滞论与李约瑟第三悖论法国大作家雨果曾在其作品《笑面人》中说过一段话:“像印刷术、火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一有一种发明,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旧停留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自此之后,这便成为中外人士比较中西文化的惯用手法,使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中国为永恒停滞的文明,西方是永久大变动的文明。 李约瑟指出,正是基于这个“中滞西变”两种文明的观点,西方人津津乐道和相信那些列举中国的发明在中西两种

7、文明中的作用截然不同的陈词滥调: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他们仅仅用做焰火,而让西方人利用火药的全部力量;中国人利用罗盘确定坟墓面朝正南,但哥伦布却用它发现了美洲;中国人设计了蒸汽机的结构,但瓦特把蒸汽应用于活塞;中国人使用旋转风扇,但仅仅用于给宫室提供凉风;中国人懂得选种,但把它局限于良种金鱼的繁殖。李约瑟严肃地指出:“所有这些奇异的对照可以证明在历史上全是虚假的。中国人的发现和发明大都进行了很大的广泛的应用,但只是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标准的社会控制之下。” 他不赞成关于中国停滞的看法,认为:“由西方误解所引起的有关停滞的陈

8、词滥调,从来就不真正适用于中国;中国只是缓慢而稳步的进展而被在文艺复兴以后近代科学的按指数的发展及其一切成果所超越。”所以中国只是相对落后。 如果说,中国科学技术在中西方的作用不同,那么,是在另一种意义上,是中国科学技术对中西方社会的影响不同。李约瑟认为,存在一个悖论中的悖论:“‘停滞的’中国竟是在西方社会结构中起着定时炸弹作用的那么多发现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