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ID:14651830

大小:2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_第1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_第2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_第3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_第4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根据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80头以上规模猪场排泄物的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84万亩,较前几年亩均减少化肥10%、农药10%以上;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面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减少超标准的养殖废水外排;全县重点乡镇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13个。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完成情况(一)开展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1、切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2007年12月以来,我县共有158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减量化、

2、无害化、资源化、低成本”的原则,通过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清污分离”等清洁生产工艺,圆满完成了排泄物治理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特别是2009、2010年在没有省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的情况下,继续深化生猪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治理和开展生猪存栏80头以上规模场排泄物治理。2、积极转变养殖模式,推广水禽旱养。对直接放养在水源水面的水禽场大力推进搬迁工作,杜绝源头污染,至2009年底,已全面完成搬迁治理的外塘或与外塘相通水面养殖户15户,搬迁水禽2万多羽。3、坚持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按照“5畜禽养殖

3、规模化,规模养殖适度化”的发展思路,对因存栏过大影响环境而又不符合禁养规划的养殖场坚决予以搬迁。投入800万元对4家规模猪场实施了搬迁,其中两家为万头猪场(常年存栏3万余头),有效缓解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坚持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倡“三改两分再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三改”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清出的干粪堆放在储粪屋内、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即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4、做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2010年9月,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县畜禽养殖

4、区域的通知》(???〔2010〕145号),对我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进行了界定。(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至目前取土样4580个点,完成土样分析4080个,为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开展“3414”试验和肥效试验,并与省农科院合作,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开展不同施肥量试验,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完成12480个基础数据的整理,建成??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数据库系统,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

5、术的应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期左右,并发放施肥建议卡和5技术资料,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掌握水平;五是建立配方肥推广网络。在县内筛选确定基层配方肥供应点,加快配方肥的应用。六是抓好示范方建设。建设水稻、油菜、春粮、茶叶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实行精确施肥,平均每亩使用商品配方肥4.4公斤。至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102.25万亩。根据2009年抽样调查,水田亩施用纯氮从2006年的17.8公斤减少到今年的16.3公斤,五氧化二磷从2006年的3.5公斤减少到今年的2.1公斤,氧化钾4公斤,与200

6、6年持平,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1.07%;化肥使用强度为246.06公斤/公顷·年。2.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一是积极争取省农业厅支持,投资74万元建立了县病虫测报站,建设了12亩病虫观察场和实验、分析等用房,配置了病虫观察等先进仪器,为正确测报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加强病虫调查,扩大调查面,年发布病虫情报11期左右,做到能不治的坚决不治,能兼治的不专治,并积极应用农业防治等措施,努力降低农药用量,今年比??县少用药2次,比??区少用药一次;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统防统治、每年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15期左右,大力推广提前灌水杀蛹、降低冬

7、后螟虫残留基数和适当推迟播种、减轻条纹叶枯病发生等农业防治措施;四是加强植保新技术和高效低毒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对二十多个卷叶螟防治药剂、稻虱防治药剂和杂草防除药剂等进行了试验示范,不断完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至2010年全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87.525万亩,根据对2009年农药使用的抽样调查分析,水田每亩农药用量(折纯)从常规的332.5克降到287.8克,减少农药用量13.4%。(三)开展增殖放流、推进渔业生态养殖1、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充分利用滤食性鱼类的生态修复功能,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减缓水体富营养

8、化,控制水草泛滥,改善水质。在包漾河连续开展人工增殖,实行生态养殖。2008年放流各类鱼种3.86万公斤,2009年放流各类鱼种4.55万公斤,2010年放流各类鱼种3.58万公斤,甲鱼1.5万只,投入资金158万元,有效改善了外河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