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

ID:14652290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9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_第1页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_第2页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_第3页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_第4页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研究  由于教师“挑剔”的职业习惯和传统思想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问题及改变的消极思想教育模式,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不强。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美德和品格优势,由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于20世纪90年代发起,提出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的教育方向和方法,它倡导以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欣赏的眼光看待普通常人的潜力和品质[1]。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各个国家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全新视角。  一、积极心理学

2、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在联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且随着时代和环境呈动态变化。由于高职学生的特殊性,更需要教育者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育方法。为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专家学者建议加强学生的管理和学生的行为养成,以管理促教育;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有的学者从当前高职学生存在的多层次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进行探索。无论出发点在哪,落脚点都在于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有没有教育效果也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和认知能力,在情感上是否能

3、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学生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教育的相关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能动性  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他们身上具有无限的潜能和固有的优秀品质,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在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学生就好比一粒种子,教师就像园丁,教育就是要给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水分,在这个过程中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并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正是因为种子本身具有强大的成长力量,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就能成长成熟。积极心理学相信人具有强大的潜在力量,教育者只有相信学生的

4、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这种力量,从而乐观地面对学生成长中必然出现的一些问题[2]。比如典型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运用而且很有效果的方法,其实质就是倡导普通人向爱国人士、道德楷模、劳动模范、社会精英学习,之所以我们相信这样的教育方法会有成效,其隐喻是我们相信教育对象本身的能动力。我们知道,再伟大的教师,再完美的榜样,也没有办法将动物园里的猴子训练成追求卓越和实现自我的人,因为他们不具有人的优秀基因和潜能,学生的提升源于每个人内在的强大的推动力,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以人为本永远只能停留在口头,而非行动上。每个大学生

5、都是一块尚未雕琢且期待雕琢的璞玉,教育就是将他们打磨成翡翠的过程。  主观接受性  从力学角度考虑,即使再大的外力,也不能使刚体产生形变。教育是否有效果应该首先考虑教育对象是否愿意接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类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教育只有在满足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积极心理学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因为情绪能真实地反映个体需求满足的情况。积极情绪能直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建构科学合理的认知模式,体验到快乐、愉悦、幸福;反之消极情绪会降低工作效率,体验

6、不到愉快,在认知层面不合理,在情感层面不愿意,在意志层面不坚定,为此对教育产生抗拒。主观不接受的教育何来效果。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思想教育的重点从强硬灌输到关注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降低学生的心理抵触情绪,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贴近生活性  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思想教育要收到实效就是将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

7、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修养和潜能。反之脱离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报告式的长篇大论、教条式的理论说教、空洞式的硬性灌输,学生尤其反感,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甚至相悖的教育方式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活力的根本原因之一。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教育效果的现实需要。生活化就是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学生生活中,比如教育者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现代化教育媒介:微信、QQ聊天等形式,通过创设平等宽松的环境氛围,教育者好似与学生唠家常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心

8、理需求,给他们赞美、鼓励,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不真实的赞美联盟会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珍爱生命、悦纳自己、热爱生活,学会用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暂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