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

ID:14656425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_第1页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_第2页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_第3页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_第4页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知道光能利用率的概念以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和原理。2.态度观念方面通过学习使学生章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STS教育。介绍我国古代劳动农业发展史中的成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二、重点难点分析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要从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原料两方面考虑,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STS意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三、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采用“设疑激趣——师生互动——构建知识”的教学模式,提供大量的历史文献吸引学生,以问题引导学生以

2、生产实践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查找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资料,制作教学演示文稿。学生:总结必修教材中关于氮、磷、钾等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中的作用。四、教学过程[引言]民以食为天。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个要素——粮食却面临着日益短缺的严重局面,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接受的太阳能之比。[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得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C02+H20——CH20(条件:光、叶绿体)从化学反应式的角度分析光合作

3、用总反应式,若要提高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成量,我们可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从光合作用的条件看:1.增加光照,如:①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复种指数;②增加光照面积,进行合理密植;③控制光照强弱。2.增加矿质元素的供应,提高叶肉细胞的叶绿素含量。3.控制温度,大棚作物白天可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从光合作用的原料看:.1.增加农作物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2.合理灌溉,增加植物体内的水分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师活动]肯定学生的结论,确定本节课的中心:说古论今谈如何增加光能利用率。阳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阳光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使千姿

4、百态的植物界得以郁郁葱葱。植物为人类及所有动物制造有机物,使人类得以繁衍和生存。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十分重视阳光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对于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早有记载。例如《周礼》中记载:“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诗经》中说:“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学生活动]。翻译以上两句古汉语,并分析其中的含义。“阳木生山南者,阴木生山北者”意为树木有的喜阳光,适宜种在阳光充足的山南;有的喜阴暗,适宜种在光线较弱的山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意为梧桐生长在那朝阳的地方。[教师活动]以上两句古汉语反映了我国古人对多种植物的阴生和阳生之习性已有了明确的认识。有些植物进

5、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强的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这类植物属于阳生植物。有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强的光照不利于其生长发育,也就不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这类植物属于阴生植物。[学生活动]就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哪些植物是阳生植物,哪些植物是阴生植物。[教师总结]我们应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例如古书中记载:梧桐“阳木也”,“桐之性皆恶阴、寒,喜明、暖,阴寒则难长,明暖则易大。”又如古书中对荔枝、龙眼的阴阳特性也有记载:“荔枝属火,宜使向阳;龙眼属水,宜向阴。”“当日荔枝,背日龙眼。”可见掌握植物阴阳之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是栽培成功、阳特性也有

6、记载:“荔枝属火,宜使向阳;龙眼属水,宜向阴。…‘当日荔枝,背日龙眼。”可见掌握植物阴阳之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是栽培成功、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何增加二氧化碳的供应呢?出示下图,请学生分析曲线出现AB段、BC段的原因。[学生活动]分析曲线。.AB段曲线表明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光合作用的强度逐渐增强。BC段曲线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直接影响绿色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教师活动]提出问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般占空气体积的0.03

7、%,当植物旺盛生长时,所需的二氧化碳就更多,若只靠空气中二氧化碳本身的浓度差所造成的扩散作用,满足不了植物对二氧化碳的需求。如何提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呢?(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讨论),得出结论:农作物需要良好的通风,使大量空气通过叶面,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教师活动]肯定学生的分析,并进行归纳总结。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系吸收的水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把植物种成一定规格的行列,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植物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使流动的空气送进农田的四面八方,是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8、。《齐民要术》中提到种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