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

ID:14658060

大小:7.12 MB

页数:118页

时间:2018-07-29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_第1页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_第2页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_第3页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_第4页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政治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与技巧总目录意义类问答题这类试题从句型来说,一般用“有利于”或“体现了”表述;从思路上讲,要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解答“意义”型问答题,要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注重用联系多样性来指导我们解题。第一步:寻找联系。即寻找与材料中的事件有联系的主体,这些主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政府或国家。找到了这些主体也就意味着明确了答题方向。第二步:分析联系。即首先把这些有联系的主体进行整理归纳,分清主次,权衡轻重,找出哪些主体是主要的、直接的联系,哪些主体是次要的、间接的联系;哪些

2、属于局部的联系,哪些属于全局性的联系;哪些是有利的联系,哪些是不利的联系;然后按题意作答,做到主次分明、取舍有序。解体对策例1.(2010·江苏·35)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真题演练解析:本题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为背景,考查有关党执政方式方面的内容

3、,难度适中。故此问应围绕党的三种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三方面进行论述,论述时注意材料与三种执政方式的恰当结合。【答案】(1)努力学习和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的要求。(2)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科学执政;有利于坚持为人民执政、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现民主执政;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执政。(2010·

4、海南·24)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稳定持续增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开始推行普惠式养老金制度,农民长期处于低福利、无国家养老保险的状态正在逐渐得到改善。2009年,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1300多万农村60岁以上的居民能够享受最基本的养老保障。新农保有三个筹资渠道,即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新农保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支付,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这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学以致

5、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农保筹资模式的特点,并说明新农保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实际上有两小问,第一小问主要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指出新农保筹资模式的特点,第二小问主要是依据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农村的客观实际,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农保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答案】特点:①突出了国家财政在新农保中的重要作用。②强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在筹资中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③基础养老金部分采用直接补贴方式。作用:①有利于引导农民合理消费,扩大内需

6、,促进经济增长。②有利于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若回答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等,可酌情给分)认识类问答题回答认识类试题,一般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角度入手,根据实际情况,未必每题都全面回答,但有备方而无患。第一步,说明“是什么”需要:谈现象(材料中反映的成就、经验、问题、教训、做法、想法等)、说本质(落实到教材或政策语言)。即题目表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的观点是对还是错。这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概括时要有意识地往相关的学科知识

7、点上联系,若设问中(或材料中)已有明确表述,则该点可以省略。解体对策第二步,分析“为什么”一般有两个思路,思路一:决定因素(地位、规律、趋势等)、现状或存在问题(现实依据)、意义或危害(由近及远、由小及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可从分析某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该事的危害性等角度进行思考。依据:即某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理论根据。重要性:某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等。必要性:某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可能性:某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8、。危害性:是做或不做某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思路二:材料为源、教材为据、筛选原理。分析设问中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原因,一般分析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分析其现实意义时,角度要全,要善于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多角度分析其“影响”,若该现象正确,则分析其积极意义;若该现象错误,则分析其危害;若该现象正误混杂,则要一分为二,分别加以说明。第三步,说明“怎么做”一般有三个思路,思路一: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