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结构设计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

ID:1466069

大小:1.5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7-11-11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_第1页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_第2页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_第3页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_第4页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塑料成形品之设计要领1-1:模具分模面(Partingline简称PL)1-1-1分模面尽量设置于成形品外观上不明显的位置1-1-4成形材料的流动方式,应该详细的加以考虑,浇口之类的位置要针对该部分和分模面的关系加以检讨1-1-5考虑分模面与成形品自模具上顶出之机能相关联的问题1-1-6重要尺寸切勿做成横切通过分模面的设计1-2死角部份(undercut)成形品一旦形成死角部位时,那就不得不把这个部份附加于别的结构(滑块)上gffffffffffffffffffffffffggfg1-3-2

2、标准的脱模角度是1/30-1/60(角度为10-20),有些精度要求较高的为1/20-1/401-3-3不良的表面加工(特别是抛光作业)应给予足够的脱模角度是非常必要的1-4成形品之肉厚1-4-1依成形品之钢性或强度做决定。1-4-2依塑料材料的流动性、成形效率、成形品外观做决定。1-4-3肉厚应根据材料不同而标准不同,一般应为0.8~3mm左右。1-5.成形品之补强及变形的防止1-5-1偶角处改成R角,R角不只是加在内侧,而且外侧也要加上去才好,改适度大小的R角,因成形品之肉厚比例上的不同而会有若

3、干的变动,一般是至少要在0.3~0.5mm以上。1-5-2增加肉厚和变化其形状。1-5-3附加肋条。肋条部分的肉厚应做成比母壁还要小,虽然一般其数值为50%-70%左右,但是在勒条肉厚无法做得够大时,应该再增加勒条的数目,勒条应有足够的脱模角度,根部应加R角1-6:凸壳和凸缘1-6-1凸壳必须要有1/30-1/100左右的脱模角度1-6-2凸壳周围设置勒条,不但可以防止凸壳倾斜,而且可以防止充填不足的现象1-6-3孔的周围设置凸缘作为补强时,应设法使肉厚做到均匀一致1-7孔1-7-1孔的深度,盲孔时

4、为孔径之4倍,贯穿孔为8倍以下的程度1-7-2将模销分割而配置属实可动侧和固定侧各一方,只要是做成由配置于两侧之模销对合而成的构造,就能增加模销的钢性,此时模销直径应设置0.3-0.5MM左右的段差1-7-3孔的间隔以及孔到边缘的距离,事先都要尽量加大1-8以螺丝结合的方式1-8-1埋植配件(insert)即用带螺丝的配件放入模具内注射1-8-2螺丝套筒埋植(postscrewinsert)1-8-3自攻螺丝(selftappingscrew)1-8-4超音波埋植与铆接1-9文字,数字,记号1-10

5、皮革,木纹等纹饰加工(其中常见的方法为”化学蚀刻法”俗称”咬花”)第二章:各种模具结构上的要点2-2-3无浇道式模具:在射料管与流道部位插入加热管(heater)而将此一部位加热,使流于此内之熔融树脂长久保存在能够流动而不使之固结的状态,并且于每次的射料冲击中仅仅自其中取用该成形品所需之胶料份量2-2-4热硬性塑料之射出成形模具,与热塑性塑料之射出成形模具互相比较之下,其相异之处是在于模具必须高温加热,而浇道和浇口比一般的要稍为大一些第三章浇道与浇口部位的构造3-1浇道(runner)系统喷嘴→射料

6、管→流道→浇口→模腔→排气口3-1-1相关于制作浇道和浇口的一般规则A:应考虑与成形品之每模穴数,如一模多穴,首要的事乃是在熔融之成形材料注入各模腔的时候,要做到同步充填以及同步结束B:以成形外观和机能为着眼点,尽量选择不显眼处和不防碍功能处C:以成形品的后加工为着眼点,如有可能开潜入式或针点式D对成形品残留应力方面的考虑,尽量选择在不受外力作用的位置,甚至考虑设置在即使发生应力也不致酿成重大事故的位置E:以成形材料之配向性为着眼点F:以成形品之形状和尺寸大小为着眼点,大而长的成形品,有时虽为一模一

7、穴,如采用一点进胶,往往无法完全充填,增加数目浇口的同时,也需注意熔合痕的问题G:留意成形品上会形成孔眼的部份,注意不使模销受到自浇口处高速流入模腔之成形材料的直接冲击而弯曲,以致偏离原有的位置3-1-2浇道配置及浇口之平衡A:将浇口之阶段部份的长度规制于一定的范围,并将其宽度和深度(即浇口之断面积)作应有之调整.B:对于规划配置使成形材料同时到达全部模腔之浇口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C:尤其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必须使自料管到模腔之浇口为止的距离应尽量均匀一致,并且力求缩短长度D:溢流标尺(ov

8、erflowscale)的基本构造是在浇道未端适当的地方开一道大约宽6mm,深0.5mm的长沟槽,并在该沟槽的底面上每隔3mm作一道刻划3-1-3浇道形状和尺寸大小A:以成形材料及其相对应之流动性,成形能率之类的要点决定.B:圆形之断面形状是最好的一种浇道C:浇道的尺寸越大成形材料易于流动,但冷却时间很耗时D:经验大致标准,较小的成形品为3-5mm,较大时为6-10mm.E:含玻纤及热硬性塑料应该使用尺寸稍大一点的浇道3-1-4热硬化性塑料成形用浇道系统:热硬化性塑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