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ID:1466106

大小:586.50 KB

页数:101页

时间:2017-11-11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_第1页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_第2页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_第3页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_第4页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006/041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2006/042教学要点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2006/043本章包括三节:第一节资

2、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006/044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2006/045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2006/046(二)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正如马克思所

3、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2006/047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它导致了席卷欧洲的圈地运动与“羊吃人”景象。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18世纪末。欧洲大陆的圈地运动主要发生在18、19世纪。“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贵族牟取到

4、巨额利润,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另一方面导致大批农民被赶出家园,沦为两手空空的流浪者。2006/048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方式。其主要形式是奴隶贸易。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洲掳走大批黑人作远程贩卖,这就是血腥的非洲奴隶贸易。“大西洋奴隶贸易”延续4个世纪之久,给非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是黑非洲历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时期。奴隶贸易为西欧资本家带来了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2006/049(三)资本

5、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所发生的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以后所经历的第一次科学技术上的变革。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产业革命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战胜了封建制生产方式而确立起来,结果创造出一个资本家阶级和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产业无产阶级。2006/0410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其

6、特征是自给自足。商品经济则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2006/041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需要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2006/0412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任何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进行交换。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

7、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2006/0413(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劳动产品,即为了出卖而不是供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商品要能够用来交换,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1、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006/0414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要成为商品,除了它本身必须是劳动产品之外,还必须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

8、品,即具有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则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则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006/04152、交换价值与价值实际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