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试题答案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

ID:14662042

大小:276.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29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1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2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3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4页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生化试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答案一、名词解释1.临床检验生物化学(ClinicalBiochemistry):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是在人体正常生物化学基础上,研究病理状态下生物化学改变,寻找这些改变的特征性标志并建立可靠实用检测方法,通过对这些特征性标志物的检测,为健康评估、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判断等提供生物化学信息和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2.组合试验(profiletests):在循证检验医学基础上,将某些疾病或器官系统功能的有关检验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以便获取更全面完整的病理生物化学信息的方法。如了解肝脏功能的组合试验。二、

2、问答题1.试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揭示有关疾病的病理生物化学改变,从本质上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生物化学机制,为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2.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寻找具有疾病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标志物,并建立特异度、灵敏度高,简便而高性价比的检测方法,从而在临床开展有关项目的检测,提供反映这些标志物改变的客观数据。3.将检测项目的数据,转化为预防、诊断和疗效及预后评价信息。2.试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在医学中,临床生物化学是阐明

3、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分子机制,从本质上认识病变准确部位及具体环节,为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靶点,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基础的一门重要病理学学科。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揭示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2.通过对有关疾病生物化学改变的特征性生物标志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实施,为判断有无及何种疾病提供客观依据。而动态观察这些标志物的改变,可对病情发展、转归、预后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效果判断,提供依据。3.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技术,涵盖了当前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主要方法技术。因此,也是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各个领域研究的一门共同性工具学

4、科。3.简述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进展及发展趋势。①分子诊断学迅速发展,代表了的发展方向;②深入寻找高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新生物化学标志,提高诊断性能;③检测技术和方法的更新完善,更加及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④全程质量管理;⑤以循证检验医学为基础,科学评价有关检测项目的诊断性能,合理有效地开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诊断酶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1.A2.B3.B4.D5.B6.C7.B8.C9.B10.E11.D12.D13.B14.B15.A16.D17.B18.D19.E20.B21.C22.

5、B23.A24.E25.E26.B27.A28.B29.C30.A31.D32.A33.C二、多项选择题(B型题)1.E2.D3.C4.A5.E6.B三、多项选择题(X型题)1.ABCD2.ABE3.ABDE4.ABCD5.ABC6.ABCD7.AD8.ABDE9.ABCD10.ACDE11.BCDE12.ABE13.AE四、名词解释1.酶是一种由活细胞产生,具有高度专一性、高度催化活性的物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主要是蛋白质。2.血浆固有酶指属血浆蛋白的固有成分,在血浆中发挥特定催化作用的一类酶,也称血浆特异酶。3.酶失活

6、至原来活性一半时所需时间称为酶的半寿期(t1/2)。半寿期可用来代表酶从血中清除的快慢。4.连续监测法是指每隔一定时间(2~60s),连续多次测定酶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5.在酶学分析中,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化合物浓度或酶活性浓度的酶称为工具酶。6.酶活性IU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1min能转化1mmol底物的酶量,即1IU=1mmol.min-1。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常省略国际二字,即将IU简写为U。7.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

7、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作用,但其分子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或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8.底物启动模式是指样品先与缺乏某种底物的试剂1预孵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含这种底物的试剂2,启动样品中的待测酶的酶促反应。五、问答题1.V=Vm[s]/(Km+[s])=Vm*3Km/(Km+3Km)=3/4Vm=0.75Vm,即V/Vm=0.75。2.正常血浆中酶的动态变化特点:①正常血浆酶根据酶的来源及其在血浆中发挥催化功能的情况,可将血浆酶分成血浆特异酶和非血浆特异酶两大类,非血浆特异酶

8、可进一步分为外分泌酶、细胞内酶和其他酶。②一般认为,血液中酶的清除方式与其他血浆蛋白质类似,但是具体清除途径尚未完全明了。血浆酶主要在血管内失活或分解,尿液则是小分子酶排出的途径。影响酶浓度的因素包括影响正常血浆酶含量的自身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前者主要有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酶的相对分子量、酶的组织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