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

ID:14667124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_第1页
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_第2页
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_第3页
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中师历史作业布置观念的转变  一、传统历史作业布置在观念上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和强化”,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作业的方法、手段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也只是看看对或错,教学论被异化为只有教而无学的“教论”,基于此的作业逐渐转向了对教师“教的记忆”和“教的强化”。作业目的与内容越来越注重学生重复记忆与机械模仿,而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则被冷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

2、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和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作业也应该进行一场改革: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创新课程和拓展课程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历史新课程作业的思考与尝试  1.从集中统一走向个性化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领域,课后是他们发展和发挥的

3、有利时机。而是要有针对性地依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和兴趣对他们进行鼓动、激励他们选择作业的内容、方式,制订计划,并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指导,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采取了即学生自己布置作业,教师既不限内容,也不规定形式,各自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习的程度,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甚至还可以不必是书面的形式。于是在教师的指点与帮助下,学生的作业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有历史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历史人物简介(人物很广泛,中外古今都有)等等。有同学用漫画形式画《三国演义》,还有画教学地图的,真是令人眼花缭乱,不禁惊叹同学们的才华和潜力

4、以及他们的积极性。这种作业形式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大大拓宽,各项能力有显著提高。  2.由封闭走向开放  开放性的作业以师生互动中产生的不可预见的新知识,即师生共同建构、创生课程产生的历史知识应成为学生作业的内容。在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人或事是有争议的,留下了可发挥思想的空间,是很好的作业素材,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这方面采用两种方式即论文式作业和推理式作业。  论文式作业就是写小文论文(一学期1-2次),要求论点明确新颖、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教师可提供一定的背景资料。小论文写作的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探究钻研精神

5、,初步熟悉科研活动的过程,因此操作上要尽可能规范化。为此我要求学生要学会查资料,学会做卡片,同时在文后列出参考书目,注明资料出处。作业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为了培养一种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维方法及对人对事的客观的评价能力。  推理式作业就是以现有的事实为依据,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论证历史事件发展的趋势。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必然爆发?”、“如果太平天国成功了,《资政新篇》能实现吗?”等。推理式作业若能建立在尚无定论的新环境中,那么开放的意图就显得更为明显,所以有时可突破教材的框架,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去分

6、析一些话题,推断其结果。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  3.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研究性的学习和探究性作业是其体现,它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会合作。我针对中师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要求,设计了两种作业形式即调查式作业和集体备课、上课式作业。  调查式作业就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写出短小的调查报告或调查笔记。如学完《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改革开放20年史后,我要求学生以县为单位,以我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事实为依据,写出一篇本县20年变化的调查报告或

7、是20年本县的断代史。这样的作业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所以我以县为单位分成小组(当然采访的分为工业、农业、林业、财政等),有负责查资料的,有负责整理资料的,有负责撰写的,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合力完成了作业。这个假期作业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并通过调查走访活动的展开,诸种能力得到了培养。  中师学生是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的培养目标与中学不太一样,要突出师范性。落实在历史学科中,我每一学期都会让学生有上讲台的机会,方式是分成小组(3―5人),以组为单位集体备课、上课(小学教材),其他组作为评委,各组展开比赛。这样学生要学会钻研教材,查资

8、料、研究教法、写教案、制作教具(计算机专业的我还要求设计课件),同时还要学会上课、说课、评课。  4.作业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  学生动态的参与式作业将更能促进学生自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