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14667587

大小:64.4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9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了解近代服饰变迁与饮食变化(1)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辛亥革命后:中西合璧的“中山装”“西装”“欧洲风格的裙子”“旗袍”(2)饮食: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2、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1)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2)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3)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说明: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在城市,农村传

2、统习俗依然沿袭二、近代以来的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的交通工具:A铁路建设(火车):(1)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在上海修建淞沪铁路,(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3)辛亥革命前,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B汽车: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C水运(轮船):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D航空(飞机):a.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b.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

3、---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2、了解近代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1)电讯事业:①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②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④1875上海开通第一部电话⑤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⑥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三、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1)报刊电影电视概况1.19世纪中前期,外国

4、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9世纪70年代起维新派办报,革命派办报,新文化知识分子办报。1.1905  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2.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3.《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2)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互联网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影响近代社

5、会生活变化的因素: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③历届政府的影响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933年)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②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加剧;2、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3、特点:①波及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特别大4、影响①加剧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②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

6、之间的矛盾;③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罗斯福新政1、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爆发后,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2、内容(1)整顿金融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管制证券业(2)工业(核心)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农业: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4

7、)社会福利①建立联邦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5)社会立法①《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工会;②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③“社会保险法”3、实质:不促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干预;4、特色: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应对危机,其应对措施基本以立法的形式出现;5、影响(1)对美国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

8、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2)对世界①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②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的时代,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新经济”的兴起▲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