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

ID:14668461

大小:10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29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_第1页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_第2页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_第3页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_第4页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池塘大规格河蟹全程养殖技术  1水源与池塘条件  水源水面宽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源、排灌方便、电力配套、交通便利。池塘面积以30×667㎡-50×667㎡为佳,池形呈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为4:1,日照时间长、受风面积大,操作管理方便;坡度平缓,坡比为1:3,土质以为黏壤土为佳。池中设有“蟹岛”,占池塘面积的30%,环境安静,可供河蟹在上面栖息、觅食。养殖池配有微孔增氧设施,配备功率为0.15kw/667㎡。  2防逃设施  河蟹攀爬十分迅速,有很强的逃逸能力。因此,蟹池四周应建防逃设施。选用抗氧化能力强的钙塑板,沿池埂四周内侧埋设,钙塑板高60

2、-70㎝,埋人土内10-20㎝并压实,高出地面50-60㎝,板与板之间达头处应紧密,不留缝隙,将板打孔后用细铁丝拧紧固定并稍向池内倾斜,四角做成圆弧形。这种防逃设施能抗住较大的风灾袭击,是当前河蟹养殖户广泛使用的一种防逃设施。此外,在塘埂外侧,需用高1.2-1.5m,底部埋入土内10㎝,用木桩或竹桩固定的聚乙烯网片包围池塘四周,以青蛙、鸭子等敌害生物跳入池内。  3清塘消毒  冬天干塘后清除塘内杂草和池底淤泥,加固塘埂。暴晒15-20d后,用150-200㎏/667㎡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清塘不仅能杀灭水中有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而且能改善池

3、底土质和增加水中的钙含量,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  4放养前准备  4.1水草种植  栽植水草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在河蟹养殖池内种植复合型水草,浅坡处种植伊乐藻,深水处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滩地上种植一些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水草覆盖率达60%以上。  4.2注水施肥  水草种植结束后施肥培育饵料生物,一般施复合肥50㎏/667㎡、碳铵50㎏/667㎡;有农家肥的最好施有机肥,投施量为1000㎏/667㎡左右,一次施足(农家肥肥效慢,肥效长,对河蟹的生长无影响)。  4.3投放螺蛳  螺蛳价格较低,来源广泛,活螺蛳肉味鲜美,是

4、河蟹喜食的天然饲料。在河蟹养殖池塘中适时适量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从而达到生态高效养殖之目的。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200-250㎏/667㎡,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河蟹提供喜食的动物性饵料。8月份再补投1次,投放量为100㎏/667㎡左右。  5蟹种放养  5.1蟹种质量  蟹种质量要求是:规格整齐、体表鲜亮、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爬行敏捷、无伤无病、无附着物。  5.2蟹种消毒  放养前将蟹种放入3%-4%的食盐水中(不含碘)浸洗消毒3-5min。  5.3规格、密度、时间  放养规格为50-100只/㎏;放养密度控制在5

5、00-600只/667㎡;放养时间一般掌握在2月底或3月初,也可选择在前一年冬季放养。  5.4放养方法  在养殖池塘内,预设养殖小区,其面积为大塘的1/5,将蟹种放入其内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50%时、螺蛳已繁殖一定数量后再放入大塘饲养。蟹种放养时水位控制在50㎝,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放养,带水操作,动作轻快,以保证成活率。  6饵料投喂  河蟹属杂食性,常用的植物性饵料有水草、小麦、玉米、豆饼、麸皮等;动物性饵料有螺、蚬、蚌、鱼、虾等;除天然和人工饵料外,还有全价配合饵料。饵料的投喂应做到科学合理。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河蟹不同阶段营养和

6、对饵料大小的要求进行科学投喂,主要投喂配合料。日投饵量控制在2%-5%。从3月中旬至6月中旬,投饵时间逐步从早晨7点过渡到早晨的6点,早晨投饵量控制在全天的30%,晚上占70%。3-4月,河蟹生活在养殖小区内,摄食水草和螺蛳的范围小,量也少,投饵量一定要足。5-6月,水草基本长满整个塘面,螺蛳也已繁殖到一定数量,可将河蟹放入大塘内养殖,同时适当控制配合料的投喂。7-8月高温季节,为河蟹增加一些动物性饵料。具体的投饵量以投饵后1-2h内吃完为佳。  7水质管理  河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较高,水质清新有利于河蟹的生长、脱壳,也可增加河蟹的鲜美度。如果池塘是酸性

7、水质,不利于河蟹对钙质的吸收,不利于脱壳。因此,在整个河蟹养殖过程中,水质管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进行合理调控。  7.1水质调控  为使水质保持“新、活、嫩、爽”,蟹塘水质溶氧达到5mg/l,透明度40cm以上,PH值7.5左右,具体做法为5-7d换水1次,换水量为全池的1/4左右;高温季节2-3d注水1次,特别是在河蟹蜕壳期,要勤注水,以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也可采用光合细菌、枯草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和水底有毒物质硫化氢、铵盐等;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增加河蟹机体免疫力。7.2水位调控

8、  水位的调控可根据水温的确定。通常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