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

ID:14669215

大小:9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六次周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7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命题范围:必修一第一二章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从“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2.《史记·

2、楚世家>引《齐书》:“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据材料判断,此长城A.目的是“互防”B.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C.属秦万里长城的一段D.成为中国农牧业区的分界线3.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来,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C.宋代打破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D.宋代以来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4.“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

3、,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5.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在政,不在于制”。其理解不正确的是高二历史周考第9页(共8页)A.“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政”指秦之“暴政”C.“制”是指郡县制D.柳宗元的判

4、断正确6.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唐朝科举考试考诗赋,宋朝则考“经义”,即仁义道德,演变到明朝,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八股取士制度。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意在A.明朝政府希望通过八股文来选拔真正的人才B.明朝政府通过八股取士来加强对民众思想控制C.受到宋明理学的影响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7.明朝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一直是一级行政区最高长官。尽管自宣德年间开始出现总督或者巡抚等职,但明朝总督与巡抚一般仅为军事长官且为临时性,一般不能干涉布政使与按察使的工作。可见,三司制度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得以实现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C.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

5、.缓和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8.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有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中国历史绕不开封建制,也绕不开大一统和郡县制,就像中国的今天和未来绕不开现代化一样。但是要从封建制中找到现代社会的必要元素,显然不大可能。”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一部中国历史就是封建的历史B.封建制、大一统、郡县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C.研究中国历史,必须要研

6、究封建制、大一统和郡县制D.封建制中有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只是需要去寻找10.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A.权力重心在中书B.皇权逐步加强C.外朝受内朝牵制D.三省已具雏形11.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高二历史周考第9页(共8页)12.“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7、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3.在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以下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论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以后分裂割据的因素B.郡县制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标志,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C.行省制是满洲族的重要政治创新,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