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ID:14670595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一时代呼唤教育改革二世界母语的教育问题  三近几年语文改革的形势《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二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1.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2.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3.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三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在: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

2、发展;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S四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五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第一部分前言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3、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二关于总目标(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 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三)总目标的基本任务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3.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

4、力  4.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三关于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阶段目标有以下特点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一)识字与写字在识字、写字目标中应注意三点:1.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第一学段的重点。2.识字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3.汉语拼音教学时要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二)阅读  在阅读目标中1.阅读目标体现了有个性的学习、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的新理念。2.第一次提出了猜读(推想)和探究性阅读的要求。(三)写作(写话、习作)1.在情感态度方面:(

5、1)注重培养兴趣和自信。(2)注重写作中合作与交流。(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4)强调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2.在过程方法方面:(1)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2)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把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3.在知识能力方面(1)没有写作知识的要求;(2)淡化文体要求,以写纪实性作文为主,也可写想象作文;   (3)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提“能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四)口语交际1.突出情感与态度的优化训练。2.重实践、重过程。 3.重在参与。(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具有4个特点:综合性、实践

6、性、自主性、生成性  综合性学习的4个要素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2.强调观察及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3.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4.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建议教材编写做到“新、实、活、宽”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二)课程资源的开发1.自然性资源开发 2.社会性资源开发  3.文性资源开发(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1.学校资源的利用 2.社区资源的利

7、用: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区用语文。  3.家庭资源的利用三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可分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即第1—4个问题,这是教学思想(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性地教。(二)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外的关系。(三)正确处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重视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1.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最基本的方式。(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