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

ID:14671142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_第4页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3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经筋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经筋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通过测评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记分、椎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X线平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73例与74例进入疗效统计,脱落3例,其中观察组2例,对照组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优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  关

2、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经筋疗法;常规推拿疗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颈椎退行性改变,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主要症状为眩晕、耳鸣、视力降低、颈项酸麻胀痛等,并且严重者可发生头晕目眩、闭目不敢视物、恶心、呕吐,甚则发生晕厥[1]。CSA是颈椎病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发病率较高,约占20%,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是临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2]。目前,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  自2011年11月~2013年9月以来,笔者采用经筋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同时予常规推拿疗法手

3、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来自2011年11月~2013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部。观察组男27例,女48例,年龄35~65岁,平均(45.28±9.02)岁,对照组男23例,女52例,年龄35~65岁,平均(45.61±8.7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7.08±3.39)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眩晕,发病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②头痛,发作性或慢性头痛,头痛位于枕部;③后颈部触诊检查,患者棘突多有病理性移位,相应的关节囊部位肿胀、压痛;④仰头或转头试验阳性,作该试验可诱发眩晕,恶心,耳鸣,视力减退,或猝倒;⑤可伴发神经根症状;⑥年龄在35~65岁;⑦X线平片可见正位片双侧钩椎关节变尖,侧方增生,棘突移位偏向一侧;侧位片生理曲度消失、变直,椎间隙狭窄,项韧带钙化;斜位片可见椎间孔变小,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⑧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一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脑血流量相对减少(

5、一部分为流速加快)。  1.3纳入标准①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5~65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脱落标准①未按规定的疗程进行治疗的患者;②纳入病例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者;③自行退出该研究项目者。  1.5方法  1.5.1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参照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推拿治疗学》(俞大方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4年)中关于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进行,在常规推、拿、揉、按手法基础上重点加用以下手法。  弹拨点按法:患者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者背后,先予弹拨、点按手法施治于颈肩部的软组织,重点是C1、C2、C3横突和风池、风府及肌张力高处,以酸胀为度。

6、时间约为10min。  侧扳法:颈段棘突有偏歪者,以颈棘突左偏为例。左手拇指抵按住错位偏歪的棘突向右推,另一手五指分开置于患者头部右侧颞部,并逐渐用力将头扳向左侧。当头扳向左侧约40°时,以左手拇指为支点,方向相反进行被动侧扳复位,此时可听到一清脆"卡咯"声和手下棘突的移动感,证明手法成功,但不可强求此声响。手法3~4d重复1次。  上述操作1次/d,30min/次,5次/w(周一~周五),共治疗4w。  1.5.2观察组经筋疗法治疗:①首先在枕筋区(枕及枕侧部位肌筋附着点)、颈项筋区的斜方肌、颈夹肌、头长肌、颈斜角肌、颈中交感神经节点、肩胛间筋区(两肩胛骨间的肌筋)等处找

7、到筋结病灶点(肌组织受到主动收缩力或被动牵拉力时,其应力点基本在肌的起止点,分别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握合力。通过正与异触觉的对比方法,结合患者对检查的反应,识别阳性病灶是否存在及其表现的特征、所出部位的所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以确定阳性病灶筋结点);②应用点、按、推、揉、弹拔等理筋手法,对"筋结点"进行解结消灶,并重点对上述肌群所形成的"筋结病灶"进行松筋解结,手法由轻到重,刚柔相济;将拇指与四指构成"钳弓手"对枕筋区和颈项筋区理筋,以局部发热松软为宜;③侧扳法(同常规推拿疗法)。  上述操作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