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ID:14672731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9

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1页
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2页
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3页
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4页
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代写论文【摘要】在传统非营利组织面临发展瓶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日益增多、整个社会对第三部门的需求与呼声同时与日俱增的大背景下,社会企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新思路。本文即是立足于此,通过对于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的梳理,结合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中国社会企业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意见论文联盟。  【关键词】社会企业;社会创业;社会企业家;社会责任    2006年,印度银行家Yunus的微型贷款大获成功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由此“社会企业”作为一种范式创新,逐渐被中国各界

2、所接受并推广。其概念中的诸多要点,比如强调以积极的方式寻求改变而非单纯攫取利润,比如同时利用商业模式维持日常运作都令国人们眼前一亮。目前国外对于社会企业的探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取得了一定成果,而我国虽然在近几年对于社会企业进行了尝试,但在理论方面针对于中国情况下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外社会企业研究现状的梳理,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试图为中国社会企业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相关意见。  一、社会企业相关概念界定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社会企业的相关概念界定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始终难以达到完全的共识。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在

3、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企业(socialenterprise)、社会企业家(socialentrepreneur)和社会创业(socialentrepreneurship)。简历大全/html/jianli/  (一)社会企业  国外对于社会企业的概念界定强调社会企业组织本身的特点。Thomas(2004)认为社会企业是第三部门中的一个要素,它的出现代表着从传统福利系统向混合系统的转变过程;进而,Leadbeater(1997)提出了社会企业具有社会性和创业性的双重特性,它就将创新和创业精神结合在一起,以创建一种能够创造社会福利的有效机制;Smol

4、ly(2006)认为社会企业运用了商业技巧和谋略,但其初衷和最重要的目的却是为了追求公众和社区利益;Mort(2006)也从多维度定义此概念;“欧洲对社会排挤的新回答”项目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社会企业联盟、香港政府等这些组织机构都认为社会企业是采取商业战略来实现社会目的的组织。这些定义普遍认识到社会企业组织的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双重属性,这种属性体现在社会企业从组织目标到组织战略选择等方方面面。  (二)社会企业家  考察社会企业家与众不同的特质是相关概念界定的重点内容。Young的观点是社会企业家以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弊病;Prabhu(199

5、9)认为许多社会家具有改变环境的强烈欲望,同时具备超凡的行动力、忍耐力和创造力,并为他们的目标群体服务,经济利益只是作为实现最终目的的手段;同样,阿拉善生态协会也提出了在企业家素质的基础上,对已有资源的使用进行创新;Drucker(2006)则指出社会企业家是指为了创造更高的产出率而改变社会部门流程的人,角度新颖但却内容单一。迄今,比较系统的从多维度界定社会企业家概念的学者仍为数不多,其中Dees提出了判断社会企业家的五个标准:履行一项能持续产生社会价值的使命;通过不断发掘新机会来完成这项使命;不断创新、适应和学习;不受当前资源稀缺的约束,大胆采

6、取行动;对目标群体负有高度的创造价值的责任感。毕业论文  (三)社会创业  社会创业概念强调了社会企业的动态过程,特别突出了社会创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有别于传统创业过程的创新性,以及创业目标从单纯盈利向创造社会福利方向的转变。比如McLeod(1997)、Peredo和McLean(2006)均认为社会创业是以社会性为根本目的、运用创新的商业化方式进行的创业;JimMasters(2003)强调社会创业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工作机会,具有社会使命的创业计划;Weerawardena(2006)认为社会创业是在环境动态性、可持续性和社会使命这三个外部环境

7、要素的约束下,通过识别和认知机会来进行的社会创业实践;Dees(1998)则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对于社会创业相对完整的定义:(1)社会创业是一项持续产生社会价值的事业;(2)通过不断发掘新机会来达到社会目的;(3)持续的创新、适应和学习过程;(4)不受当前资源稀缺限制的大胆行动。  二、社会企业的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从三个大视角展开陈述,即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家以及社会创业来研究社会企业,这是由具体研究对象差异所决定的。每个大视角中的研究依照所循理论、关注重点、研究动机等等的不同又分化出各自具体的角度。  (一)社会企业视角  早期以社会企业视角出

8、发的研究大部分着眼于社会企业概念的引入,选择这一视角的学者们试图通过具体的社会企业案例来展示社会企业的真实面貌,并以此为基础对社会企业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