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6》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6》教学设计

ID:14676033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语文天地6》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天地6》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天地6》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天地6》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天地6》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综合活动安排了一篇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改写的故事,还安排了与劳动有关的恳谈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有关劳动的问题。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2.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提前与家长交流,并观察周围的劳动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二、导入课文:最近同学们中流

2、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崂山道士》。三、简介作者和作品: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3/3《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

3、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四、初读课文,理解课文:1.检查预习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2.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3.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开端:王七慕道,求师学法。发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结局:王七回家,演法失灵。

4、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4.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五、拓展延伸: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文章。第二课时一、交流课前布置的作业: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观察家长一天的劳动情况。2.从小组中选出一人,进行集体交流。3.集体交流。4.总结:通过同学

5、们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二、展示我们有关“劳动”的图片:3/3欣赏这些劳动场面的图片,大家说一说,议一议。三、作文:1.同学们,因为劳动,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因为劳动,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和健康。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劳动生活无论过程是多么苦涩的,结果却是快乐的。2.选择自己平日经常做的一项劳动内容写一写。要注意写具体,抓住几处写细致,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3.构思并写

6、作。教师巡视指导。因为是学生首次接触蒲松龄的作品,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有关他和他作品的情况,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打下基础。这是本文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来体会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体会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者的光荣。树立劳动是光荣的意识。四、作业设计:1.复述《崂山道士》这个故事给家人听。2.继续关于劳动方面的调查。3.完成一份关于劳动的手抄报。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