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

ID:14680688

大小:18.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_第1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_第2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_第3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探讨【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是政治经济环境急剧变化背景下迎合高度风险社会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审计发展的趋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现了创新,但目前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研究推  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制约因素 措施  近年全球爆发的一系列财务丑闻,让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直面如何进行审计风险管理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重大课题。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开始考虑将风险意识

2、贯穿到整个审计过程,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为了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我国2007年正式实施的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就包含了四个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风险准则。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创新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与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更加注重从企业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源头上分析和评价重大

3、错报风险。具体来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新的审计思路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采用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审计思路,将审计人员的注意力和相关的分析、测试重点主要放在会计报表账户余额及发生额本身的风险和会计系统的可靠性上。很容易让审计人员对风险陷入一种微观的、零乱的认识之中,难以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对风险进行认识和评估,导致审计揭露重大错报的能力和效率都受到影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来决定实质

4、性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它要求审计人员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段,对财务报表风险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  2、审计重心前移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报表审计的需要,就在于其原有的风险评估不到位,未能有效发现高风险审计领域,造成审计过量或审计不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审计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程序、分析性测试程序、审计测试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新方法建立起来的企业会计报表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之间的逻辑联系,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满足了

5、战略管理思想的要求。  3、以分析测试为风险评估的核心方法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对于信息的再加工程度不够,分析性复核主要适用在报表分析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虽然包括检查、调查、询问、穿行测试等多种审计取证手法,但核心是分析性复核的运用。为了适应分析性复核功能扩大的要求,分析性复核开始走向多样化,不再是只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工具充分借鉴现代管理方法,将管理方法应用到分析性程序中去。  4、风险评估由直接评估变为间接评估  传统风险评估直接评估发生重大错报的概率,也就是

6、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现代风险评估不是直接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而是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因为财务报表是经营的反映,如果经营风险未能在报表上得到体现,则财务报表很有可能失真。  5、扩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证据主要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获取的证据。由于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新的风险审计准则拓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管理层舞弊是注册会计师最大的敌人,在风险导向审

7、计中,注册会计师将更多地依赖外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专业判断。发挥内查外调的优势,通过询问相关外部人员获取证据,是针对管理层舞弊的有效措施。  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制约因素  从理论上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够弥补传统审计方法的不足,在保持一定效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缩短审计期望差距。但由于我国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一套严密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体系。所以,从目前看我国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1、审计标准和审计方法的制约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要

8、求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测试,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确认发生重大错报可能的领域与方向,评估预期的审计风险水平。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理论框架或指南为确定期望的审计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注册会计师很难对审计风险进行合理恰当的估测。另一方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还没有一套比较标准、规范的审计方法,因而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审计线索来实施审计。因此,风险导向审计的正常实施效果会大打折扣。  2、注册会计师素质的制约  新审计准则中关于现代风险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