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

“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

ID:14681826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9

“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_第1页
“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_第2页
“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_第3页
“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_第4页
“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岗证”融通的高职汽轮机课程开发实践  【摘要】以高职院校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为例,探讨了基于“课岗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汽轮机课程开发。  【关键词】课岗证汽轮机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62-02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适岗高技能专门人才,而专业核心课程是落实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在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建设中,基于“课岗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核心课程汽轮机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课岗证”融通课程的

2、开发  “课岗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就是要实现适岗高技能人才培养“四个统一”,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统一,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相统一,课程目标与岗位标准相统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统一,是“以岗定课”和“以证定课”的高级形态。“课岗证”融通课程的开发包括三项工作。  分析职业岗位。以《电力行业特有工种目录》《火力发电厂岗位规范》等企业文件为依据,与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一道对职业岗位及工作进行分析,明确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实现

3、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岗位核心能力所需支撑的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  制定课程标准。通过深入传统燃煤电厂、新能源电厂等企业,对巡检值班员、汽轮机运行工和集控值班员等与汽轮机工作相关的岗位开展调研,召开工作分析会,分析企业和毕业生调查反馈资料等,进行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和技能需求分析,整理、细化、归纳出汽轮机工岗位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以职业工作需要和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内容为依据重新组织序化课程内容,并且渗透职业素养教育,以“汽轮机运行工作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使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鉴

4、定一致。  开发课程资源。编写汽轮机项目化教材,教材内容反映汽轮机岗位工作需要,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编写教师用、学生用课程手册等教学资料,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建设课程网站。  二、课程的改革实践  (一)课程目标设计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通称为发电厂三大主机,汽轮机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将来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依据汽轮机岗位工作要求,把课程的目标确定为:能进行典型火电机组汽轮机及系统的启动、停止、正常运行调整,保障机组安全经济运行;能进行汽轮机事故的预

5、想和处理运行操作中出现的故障;能运用汽轮机运行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分析汽轮机运行工作状况;执行“两票三制”,为今后担任火电厂汽轮机运行值班员岗位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原来的汽轮机课程教学内容按学科体系设计,原有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汽轮机变工况,凝汽设备,汽轮机零件及强度,汽轮机调节等。教学内容注重汽轮机本体,强调理论研究且与实践相割离,根据企业和毕业生反馈,课程所学的知识难、深、偏,在工作岗位中直接应用很少。而且在实际生产中,汽轮机的工作绝不是孤立的,它与热力系统存在密切耦合关系,汽轮机本体与热力系统之间

6、的安全经济运行相互影响极大,这部分内容在原汽轮机课程中却又极少涉及。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课程内容的思路,增加和融入热力系统运行这部分内容,以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汽轮机运行岗位工作任务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出发点,针对汽轮机运行值班员中级工等岗位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要求,并考虑到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进行项目化设计,重新组织序化教学内容,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训练。  (三)改革考核方案  按照“课岗证”融通模式制定考核方案,把过去的考核以理论知识笔试为主改革成以过程考核为主。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制反映过程考核的一体化项目考核评分表

7、,更加注重识绘图、运行操作、运行分析及事故处理等实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考核,增加相关考核项目的比重。强调课程考核职业化,将职业资格标准及证书考核内容结合到课程内容中,做到课程考核与企业考核相一致,与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结合。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实施过程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法,通过校内、校外两个课堂的交替学习,采用“虚实交替、讲练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不断强化和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真正做到学生的培养过程和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现场教学法。汽轮机及系统属于大型工艺流程,组成设备多,系统复杂,设备之间关联性强,在课堂上是很难让学生对其全面

8、学习掌握的。充分利用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实施汽轮机设备生产现场教学,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作过程和设备,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