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

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

ID:14684619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_第1页
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_第2页
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_第3页
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_第4页
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证弗雷格迷题的无解性一弗雷格迷题的起源与概况弗雷格迷题产生于弗雷格关于等词的逻辑研究。在1879年《概念文字》中弗雷格把同一关系看作是符号之间的关系,a=b表示的是符号a与符号b有相同的概念内容。后来他意识到这种处理有两个缺点。第一点是使得数学偏离主旨,成为关于符号的学科。在1891年的《函数和概念》中,弗雷格以自然数1为例,表明从数1的符号上无法得到数1具有自乘等于自身的性质。有鉴于此,他主张同一关系不是关于符号自身、而是关于符号的涵义的关系。第二点是无法解释表达同一关系的陈述所具有的不同认知价值。在1892年的《论涵义与指称》中,弗雷格通

2、过引入涵义来解释两个真句子a=a和x=b在认知价值上的区别:这两个句子单从指称而论并没有区别;所以a=a是先天真理而a=b不是,是因为涵义不同。弗雷格在逻辑研究中提出了关于概念、涵义等内涵性对象的理论,但他自己所建立的逻辑是外延逻辑,事实上没有用到也不需要这些内涵对象。继弗雷格之后,丘奇首先开始内涵逻辑研究。为构建相应的语义理论,丘奇重提弗雷格提出的问题,将其表述为如果a=a是真的,怎会与a=b的意思不同并称之为弗雷格问题(FregesQuestion),随后又称为弗雷格迷题(FregesPuzzle),这应该是弗雷格迷题这一用语的首次出现。弗

3、雷格通过引入涵义来区分两个表达式认知价值的区别,这种做法看来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他自己提出的问题,所谓迷题看来也得到了消解。真正使得弗雷格迷题成为热点问题是后来的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70年代初克里普克的《命名与必然性》发表,产生很大影响。其中提出了直接指称论的专名理论。该理论主张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指称。既然取消了涵义,弗雷格的解释失效,于是弗雷格问题被凸显,如何解释a=a和a=b在认知价值上的区别,各种理论随之而来。这些理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问题,于是问题成为迷题01986年Salmon以弗雷格迷题为名出版专著,可以视为这个问题成为迷题的标志。弗雷

4、格迷题引起了许多讨论,也有着一些不同的表述。本文采用BealerCplisRealer的表述:如果a=b是真的,它怎么会和a=a有着不同的意义或认知价值?相应地弗雷格迷题的解法指的就是某个方案,它以某种方式、或引入某些术语来解释a=a和a=b在认知价值上的区别;弗雷格迷题有解,则等价于说,存在着某个能够合理解释a=a和a=b在认知价值上区别的理论。除专门的讨论之外,有些文章重点不是解决弗雷格迷题,但是所提出的理论也附带地尝试解决弗雷格迷题,如[18]、[19]。迄今为止,尝试解决弗雷格迷题的方案可以分为语义和语法两类:第一类解法增加新的语义值,

5、用它们来解释不同的认知价值。主张这类做法的哲学家比较多(参见[[3],[5],[6],[9],[11],[13],[15],[18],[19]),以周北海[[5]和Realer为代表;第二类则把认知价值的不同(隐含地)归结于符号上或逻辑形式的不同,主张这类做法的哲学家较少(参见[4],[10],[12],[17]),以FineDofFine为代表。这两类方案各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弗雷格迷题,但它们都不成功。前一类方案总会产生新的类似的迷题,无法解释其认知价值为什么会不同。后一类则实际上等价于把同一关系处理为关于符号的关系,这使得同一陈述句偏离符号

6、所被使用的原意。二语义方案及其缺陷1.语义方案语义方案的做法是增加新的语义值。弗雷格就是这一方案的创始人。在《论涵义与指称》中,弗雷格引入了涵义这一新的语义值,用涵义的不同来解释认知价值的不同。于是,对于a=a,等号两边的a的涵义指称都相同;而对于a=b,即使a和b指称相同,涵义也可以不同,所以造成了这两个表达式在认知价值上的不同。这种做法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首先,只靠涵义是否足够解释认知价值的不同?假如两符号的涵义仍然相同怎么办?其次,对于没有涵义的符号该怎么办?例如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认为名字并没有涵义,它只是标签。直觉上,对这两个

7、挑战的回答分别是:保留涵义,增加涵义之外的语义值;或是去除涵义,增加涵义之外的语义值。然后再使用新的语义值来解释认知价值。前者的典型代表可参见周北海[5],[20],[21],所增加的新语义值有内涵、概念等;后者的典型代表可参见Realer[6],所增加的新语义值则是克里普克所赞成的因果链等等。周北海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并完善了概念语义,给概称句、隐喻句等自然语言中常见的现象提供形式语义,处理了某些概称句推理,并在[5]中尝试解决弗雷格迷题。周北海认为,弗雷格迷题成为迷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弗雷格理论本身也有不足,这包括涵义本身不够清楚以及同一替换律

8、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而成为弗雷格理论的难题,为此该文给出了一个基于弗雷格理论的形式语义学,以此在解决这个难题的意义上消解弗雷格迷题。具体的观点上,其主张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