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

ID:14696877

大小:1.2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_第1页
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_第2页
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_第3页
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_第4页
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申晨 巢湖地质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巢湖地质实习报告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08-2班指导老师:赵静刘国生姓名:申晨学号:20083863日期:2010.11.17-2010.11.27第一章实习区位置及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这次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º35¹-31º42¹,东经117º47¹-117º54¹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2.交通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

2、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市内公交可直达巢湖7410兵工厂,交通十分便利。见交通位置图。3.地形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108m3。4.气候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

3、。早在20世纪5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开辟为教学实习基地,其后又有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在此实习。目前在此实习的高校达17所,均在不同方向上作过地质研究。第二章实习的组织及安排1、组织划分此次野外地质实习的班级为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及资环学院地质等几个专业。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由一名带队教师负责,各班长协助本班带队教师作好本班的各项工作。其中,赵静老师担任本次实习任务的实习队长,对整个实习工作负全部责任。每个班每八个人划分为一组,各组设小组长,共4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工作

4、,如协调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确保小组成员不掉队等。小组成员中每两个人搭档,共用一套实习工具。我所在的班级为水利水电08-2班,2、日程安排2010.11.17下午4:30,08级别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在校本部纬地楼5楼会议室召开了巢湖地质实习动员大会。本系赵静老师对这次地质实习作了初步的介绍并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本次动员大会确定了以下事宜:实习地点:安徽省巢湖市驻  地:合肥大学巢湖实习基地乘车时间:11月18日早上8点车  次:校车实习工具:地质锤、罗盘2010.11.17为明天的巢湖之行作准备工作2010.11.18早上8点10分乘坐校车向实

5、习基地出发,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实习基地。整理内务,稍作休整后便在楼下集合。赵静老师讲了在实习期间的纪律要求及作息时间等。下午4:00,在实习基地5楼,刘国生教授讲解了巢湖的大致地质构造等,为正式野外实习做好理论基础。2010.11.19踏勘路线:驻地—麒麟山东坡—麒麟山顶下午目的地;王乔洞-紫微洞实习项目:主要观察了江北第一洞—紫微洞,了解该洞的形成。2010.11.20踏勘路线:驻地—青苔山—马家山—平顶山—白姑泉坐校车返回了本校区。2010.11.20~2010.11.27日提交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至此,实习任务全部结束。第三章 地层一、下古生界

6、本区下古生界仅见志留系,下统高家组和中统坟头组,缺失上统。1.统高家边组主要为黄绿色页岩、黄绿色薄层粉沙质泥岩,上部夹黄绿色薄-中厚层粉沙岩和细粒石英砂岩。本组中下部富含笔石。本组岩性以泥质岩、粉沙岩等细粒碎屑沉积为主,盛产浮游生物笔石,说明沉积时水动力条件弱,水体深,属海洋深水盆地相。实习区高家边组处于背斜核部,或被掩盖,未出露完整剖面,其真实厚度不详,根据邻区资料,厚度应大于300米。与下伏奥陶系上统五峰组整合接触。2.中统坟头组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后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多为泥质胶结。局部夹粉沙岩、粉沙质泥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中的

7、砾石成分主要为泥质、硅质和磷质,大小0.5~3cm不等。在该组中发现霸王王冠虫化石,如图3-2本组为浅海陆棚碎屑沉积。岩层中丘状交错层理发育,岩石中多见砾石,分选差。实习区内坟头组厚271.20米,与下伏高家边组整合接触。主要分布于炬嶂山东坡,狮子口附近较为完整。二、上古生界1.泥盆系实习区泥盆系仅发育上统,缺失中、下统地层。上统五通组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特征及古生物特征,五通组下部为陆地河糊相沉积,上部则为滨海沼泽和泻湖相。五通组砂岩成熟度高,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实习区内通常分布于高山山脊。以狮子口附近出露较好。实习区五通组总厚度为176.70米。与下伏志

8、留系坟头组整合接触。2.石炭系实习区石炭系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