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建设标准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

ID:14698498

大小:1.24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30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_第1页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_第2页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_第3页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_第4页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救中心建设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急救中心建筑技术规范(ArchitecturalanddesignCodeforfirst-aidstation)(征求意见稿2005-6-25)2005—××—××发布200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35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84号文“2005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设计、研究、管理、使用单位共同编制的。

2、在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多年来急救中心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积极采纳科研成果,参照有关国际和国内的技术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包括6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适用于医疗急救机构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医疗急救机构建设项目的组成、分级和技术指标,基地和总平面,建筑设计,空调通风与空气净化,给水排水与气体供应,电气和自动控制,安全消防设计,施工与验收等技术要求。附录的内容为急救中心的建设标准。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卫

3、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黄化门街43号;邮政编码:10003509;电话:64076399、64076617;传真64076617;电子邮件:dxy6080@sina.com,dxy6080@sohu.com),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上海市石门二路258号;邮政编码:200041;电话:021-52524567;传真021-62464200;电

4、子邮件:zhangxj@siadr.com.cn,baozh@siadr.com.c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急救中心、天津市急救中心、成都市急救中心、沈阳市急救中心、甘肃省急救中心。主要起草人(按承担的章节排序):张行健、万培浩、钱克文、邓清、沈家水、牛维乐、包子翰。主要参与人(按姓氏拼音):丁颖铭、郭永玖、李大川、李国庆、李金年、李远建、刘

5、魁、刘新民、牛天平、黄云树、翁泽文、辛春华、杨炳生、于冬。35目录急救中心建筑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选址与总平面第一节选址第二节总平面第三章建筑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指挥调度用房第三节行政办公用房第四节培训用房第五节车库第六节后勤辅助用房第七节隔离用房第八节急救中心分站第四章防火与疏散第五章建筑设备第一节给水排水和污水消毒处理第二节电气第三节通风空调第六章施工验收急救中心建设标准35急救中心建筑技术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急救中心的建筑设计符合安全、卫生、节能、环保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

6、扩建的独立院前型急救中心建筑设计,其它附设于综合医院内的急救中心可参照执行。第1.0.3条急救中心的建筑设计应在日常急救服务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具有快速应变,统一调度指挥本地区的医疗机构的能力,满足承担紧急医疗救治任务的功能要求。第1.0.4条急救中心的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强化急救医疗工艺设计环节,并以此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急救中心的建筑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为:被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被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第1.0.5条急救中心的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35

7、第二章选址与总平面第一节选址第2.1.1条急救中心选址,应符合当地城镇规划、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第2.1.2条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交通方便,宜面临两条城市道路,利于车辆迅速出发。并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二、环境安静,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应设在易燃、易爆的建筑设施上风(或侧风)向不小于200米以外的位置。并应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避免强电磁场干扰,避免通讯信号的干扰;三、地形宜规整;四、宜设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便于发挥急救作用;五、不应临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六、不应污染、影响城市的其他区域。第二节总平面第2.2.1条总平面设计应符

8、合下列要求:一、功能分区合理,人车,物品等各种流线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