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驻波比表

如何使用驻波比表

ID:14706937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30

如何使用驻波比表_第1页
如何使用驻波比表_第2页
如何使用驻波比表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使用驻波比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驻波比全称为电压驻波比,又名VSWR和SWR,为英文VoltageStandingWaveRatio的简写。在无线电通信中,天线与馈线的阻抗不匹配或天线与发信机的阻抗不匹配,高频能量就会产生反射折回,并与前进的部分干扰汇合发生驻波。为了表征和测量天线系统中的驻波特性,也就是天线中正向波与反射波的情况,人们建立了“驻波比”这一概念,SWR=R/r=(1+K)/(1-K)反射系数K=(R-r)/(R+r)(K为负值时表明相位相反)式中R和r分别是输出阻抗和输入阻抗。当两个阻抗数值一样时,即达到完全匹配,反射系数K等于0,驻波比为1。这是一种

2、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总存在反射,所以驻波比总是大于1的。若以功率的观点来看 驻波比可以表示为;SWR=(√Po+√Pr)/(√Po-√Pr)Po:进入天线系统的功率 Pr:从天线系统反射回来的功率经过运算 SWR与Pr/Po(反射功率百分比)的关系如下Pr/Po=[(SWR-1)/(SWR+1)]^2驻波比表基本上就是功率表 它可以量测输入功率及反射功率 但根据上式 不管输入功率为何 反射功率一定和输入功率成一定的比例 也就是说 对同一驻波比 不管输入功率为何 只要是在量输入功率时利用可变电阻调整驱动表头的电流使指针达到满刻度 那麽你量测

3、反射功率时 指针一定是指在同一个位置 把这些相关位置标出来 我们的功率表上就多了一排刻度 叫?quot;驻波比" 而您的功率表马上摇身一变成为"驻波比表"了. 说穿了 驻波比表就是功率表 在量测功率时它预设了几组功率(如5W,20W,200W) 使输入功率恰好是这个位准时(5W,20W,200W)指针会达到满刻度 当你拨在CAL位置时就是量输入功率 只不过你可以调整指针位置 当你拨在SWR位置时就是量反射功率 只不过您这时候看的是SWR的刻度. 以DIAMOND系列的驻波比表而言 它有一个Calibration旋钮及三个选择开关 Pow

4、erRange Func FWD/REFSWITCH 用法如下;量输入功率:1.将POWERRANGE拨到200W FUNC拨到PWR FWD/REF拨到FWD2.按下无线电机的发射键      3.适度选择POWERRANGE 以精确读出功率 量反射功率:1.将POWERRANGE拨到200W FUNC拨到PWR FWD/REF拨到REF2.按下无线电机的发射键       3.适度选择POWERRANGE 以精确读出功率 量驻波比:1.将FUNC拨到CAL位置 CALIBRATION旋钮反时针方向旋转到底2.按下无线电机的发射键 调

5、整CALIBRATION旋钮使指针达到满刻度3.将FUNC拨到SWR位置 由表头的SWR刻度读出驻波比的读值 使用驻波比表量测天线的驻波比时要尽量将驻波比表靠近天线端 因为传输线的传输损耗会使得所量出来的驻波比数值较小 变?quot;快乐驻波比"   例如 原本天线的驻波比为1.92(反射功率百分比为10%) 现在加上一段cable衰减量为3dB 假设无线电机的发射功率为10W 则经由CABLE传到天线的输入端时只剩下5W然後反射10%即0.5W 0.5W经由传输线送回来只剩下0.25W 所以驻波比量到的是输入10W反射0.25W反射功

6、率百分比为2.5%即SWR=1.03 .   此外 目前大部份的驻波比表都是利用感应的方式将信号感应到驻波比表内的量测电路 所以在量测时可以一边发射一边切换驻波比表上的开关 这并不会损坏无线电机 如果小心一点 不要让指针瞬间打到底 驻波比表要坏掉也蛮难的 最後提醒一点 天线的好坏不能单看驻波比 现在大家如此迷信驻波比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驻波比表到处都买得到 我的意思是说 不要因为天线驻波比很低就觉得一切OK而沾沾自喜 多研究天线的其它特性才是真正的乐趣. 驻波比与反射功率的关系如下。可见,不一定追求1.1以下的驻波比,一般1.5以下也

7、足够了,96%的都发射出去了。驻波比 反射率1.0 0.00%1.1 0.23%1.2 0.83%1.3 1.70%1.5 4.00%1.7 6.72%1.8 8.16%2.0 11.11%2.5 18.37%3.0 25.00%4.0 36.00%5.0 44.44%7.0 56.25%10 66.94%15 76.56%20 81.86%BG2VO2003-12-3018:16反过来计算一下反射率 驻波比0.0% 1.000.1% 1.070.2% 1.090.5% 1.151.0% 1.222.0% 1.335.0% 1.5810

8、.0% 1.9215.0% 2.2620.0% 2.6225.0% 3.0040.0% 4.4450.0% 5.8360.0% 7.8770.0% 11.2480.0% 17.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