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

ID:14712221

大小:13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30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_第1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_第2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_第3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_第4页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一、阅读《陋室铭》,回答下列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作者刘禹锡,字,唐代家、家。在他的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是两句。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惟吾德馨()(2)往来无白丁()(3)无案牍之劳形()(4)无丝竹之乱耳()3、根据你对文中内容的理解,请以“雅致”、“闲情”为尾词,写一

2、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雅致闲情4、本文作者因德馨,虽居陋室,却并不感觉陋,在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中,有一个人虽身处豪宅,并不感觉“自豪”,相反却“无故寻愁觅根,愚顽怕读文章”,这部名著是什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与之性格特点相关的一件事。5、文中的“山、水”、“龙仙”分别指的是什么?6、文中描写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7、在物质生活曰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8、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何在?9、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0、本文意

3、在说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答案:1、梦得;文学;哲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品德没有学问的人形体,身体扰乱3、琴棋书画般般皆雅致;春夏秋冬季季有闲情。4、《红楼梦》;贾宝玉石一个追求健康的自由生命,不愿在陈旧的社会规范中僵死或腐烂的才智之士,他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谏之德,比如弃《四书》《五经》而津津有味地读《西厢记》5、自然条件;品德高尚的人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7、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持

4、否定态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8、表明陋室不陋,进而体现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是一个坦荡乐观、安贫乐道、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10、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应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二、阅读《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5、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本文选自《》,作者,他是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是的开山鼻祖,后人称他为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亭亭净植()(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3、作者笔下的君子不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鄙贪图富贵,不追名遂利。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君子”和“小人”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君子小人1

6、4、类似于“莲”花这种品格的文人很多,除本文的作者外,你还知道谁,就他(她)的一句诗、词、文来谈谈他(她)的思想品德。15、请从文中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完整地抄下来。16、作者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17、作者在歌颂莲花时几次提到菊花、牡丹的用意是什么?18、《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19、作者认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

7、谈谈你的看法。20、你喜欢哪一种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样的志趣?简要谈一谈。答案:11、周公元集,周敦颐,宋,宋明理学,濂溪先生12、多洗树立亲近而不庄重13、坦荡荡长戚戚(或胸怀坦荡;心怀叵测。)14、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安贫乐道,陶醉于大自然,陶醉于田园生活的情趣。15、莲,花之君子者也。16、同意不同意均可,只要能答出新意,理由充分即可,比如不同意,我认为牡丹才是花中君子,它不为恶势力屈服,虽遭贬,仍不改其志,按照自身的规律开花。嬴得花中美誉。等等。17、以菊花和牡丹

8、衬托莲花的高洁品质。18、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19、答案不一,选择一种观点,只要有道理就可。20、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三、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曰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东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1、本文是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