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

ID:14712444

大小:6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30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_第1页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_第2页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_第3页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_第4页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控制(行业面之广,令人汗然)“外资”如今正像魔法师,挥舞资本魔杖,诱发国人物欲及求富心理,将魔法施向中国龙的血脉。一旦中国经济流淌着足够的“外资”血液,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兵不血刃,就能擒住中国龙。据商务部《2004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己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据《中国产业地图》(中国并购研究中心)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

2、其余全部合资;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化妆品: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

3、的70%;在13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零

4、售业是最能吸纳劳动就业人口的领域,竟然也任由外国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前来掌控,真是走火入魔。业内有人指出:流通渠道可以控制工业命脉,如果放任外资企业占领我国的流通渠道,中国的企业终将沦为国外流通企业贴牌产品的加工车间。所剩无几的国有大中型橡胶轮胎企业,还在谈合资!橡胶工业与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密不可分,除了为国防、航天、舰船、机器、电子、家电及建筑提供必不可少的密封件及橡胶制品之外,作为橡胶工业代表产品的轮胎企业肩负着为汽车、工程车、飞机、火炮、装甲车提供必不可少的轮胎。国家没有这个东西,要紧时刻,汽车不能跑,飞机不能飞,大炮火箭不能移动,装甲车不能前进。美、英

5、、日、法、德等发达国家在积极发展自己的汽车、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同时,不遗余力地发展本国自己的轮胎工业,并控有相当实力的与其紧密配套的各种战略物资的生产与储备。解放初,橡胶是列为禁运的战略物资。新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在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怀下,新中国橡胶工业从无到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较苦创业、发奋图强方针指引下,通过科研、开发、生产与引进技术、引进装备和消化吸收创新,不断发展壮大。到2000年,我国的生胶消耗量居世界第二位,轮胎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年生产规模达8000余万套,曾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积累。橡胶工业既是劳动力密集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税高利大。我国橡

6、胶行业,因国有企业一度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利润率较低,但安排劳动力就业机会多、资金积累比较大。因轮胎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众多大型跨国公司争相涌入中国橡胶行业,争夺我国市场。13自1993年后,国家定点的年产100万套以上的重点轮胎企业,陆续被国外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控股。到90年代末,被外商控股的企业已达2/3,这些被外商控股的企业都是我国轮胎企业的骨干,其中包括为我国国防工业、飞机、装甲车提供配套轮胎的生产企业。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轮胎工业,多半失去了自主性,被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剩下的几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条件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2000.9.4《上海证券报》报导,我国最

7、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上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最大的轮胎跨国公司法国米其林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共同组建轮胎合资公司,由法方控股70%;山东省青岛橡胶二厂、威海三角轮胎厂、荣成成山轮胎厂、河南轮胎厂等企业,也在与外商接触谋求合资。截至2000年,外商独资与已被外商控股的轮胎企业,其能力与产量已占我国轮胎70%以上,剩下的几家企业如再被外商控股,则我们奋斗了五十年所形成的橡胶轮胎工业,就会完全脱离民族工业的怀抱,其后果不堪设想。2000.9.9《参考消息》载:“德国大众计划买断与我合资企业”,德国大众奥迪公司某董事称,中国加入WTO后,要买断合资企业中的中

8、国国有股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