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岭峪地质图分析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

ID:14712649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30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_第1页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_第2页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_第3页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松岭峪地质图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松岭峪地质图分析松岭峪地质图上虽然没有地形等高线,但是图上在红石崖、彩云岭、松岭、云岭山、杉岭、松岭峪等多个特征的地物处标注有海拔控制点,还有一条NW-SE向的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根据这些海拔控制点和河流可以判断出该图的地形轮廓是:图区总体呈NW-SE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松岭峪地质图是一幅很复杂的地质图,对该图可以作如下的分析:图区的下寒武统底面、下泥盆统底面和古新统底面是三个角度不整合界面,根据这三个角度不整合界面可以把图区分为四大构造层,从下向上分别是前寒武系构

2、造层、下古生界构造层、上古生界—下三叠统构造层和新生界构造层,各构造层具有不同的地层组成和构造特点。1.四大构造层的主要特点前寒武系构造层分布在图的东北角王村—任村—杉岭一带,主要由中元古界(Pt2)片岩组成,片岩中发育枢纽近EW向的褶皱,褶皱的轴面向北倾斜。该构造层内还分别发育NW—SE向延伸的、断面向NE倾斜的F4正断层和断面向SW方向倾斜的F3逆断层。断层截切片岩中的褶皱,F4正断层被刘村一带的辉长岩体截切,而F3逆断层的上盘则覆盖了刘村辉长岩体,表明断层形成于褶皱作用之后,而且F3逆断层形成于F4正断层

3、之后。在下构造层的丁村和刘村一带发育辉长岩侵入体。从丁村辉长岩体被下寒武统覆盖的地质事实知道,辉长岩体侵入活动发育在早寒武世之前,很可能与F4正断层同时,刘村辉长岩体截断F4正断层只是同一次伸展活动中的相对早晚关系的反映。下古生界构造层分布在图的东北部,主要围绕前寒武系构造层分布,由寒武系和下奥陶统组成。该构造层内发育NW-SE向褶皱和NW-SE向延伸的F2逆断层。F2逆断层的断面向SW方向倾斜,由于该断层的作用,范村背斜的NE翼和毛村向斜的SW翼地层倒转。后期的剥蚀作用在毛村东南部形成了一个由中—上寒武统地层

4、组成的飞来峰构造。在该构造层的东北角发育花岗岩体,该花岗岩体侵入于寒武系和下奥陶统之中。上古生界—下三叠统构造层主要分布在图的东南部和中部,由下—中泥盆统、下—中石炭统和下三叠统地层组成,其中缺失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地层缺失部位发育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该构造层内发育NW—SE向的大规模褶皱和NW—SE向的F1逆断层。松岭和彩云岭一带是两个大型背斜。彩云岭背斜由于位于F1逆断层的上盘,背斜的NE翼地层倒转。香溪和白玉山是两个比较大的向斜,白玉山向斜的SW翼由于受到F1逆断层的影响而倒转。F1逆断层与F2逆

5、断层的断面均向SW方向倾斜,这二者很可能形成于从SW向NE方向的同一次挤压构造活动。F1逆断层截切下三叠统地层,在彩云岭一带又被花岗闪长岩截切,据此推断F1逆断层形成于早三叠世之后,花岗闪长岩侵入活动之前。由于图区缺失中—上三叠统,推断导致该构造层中NW—SE向褶皱和逆断层的SW向挤压活动应该发生在早三叠世末、中三叠世初。在该构造层的松岭背斜范围内发育一些性质不明的断层,它们截切背斜。该构造层内还发育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侵入体,它们截切前期的构造线,显然是后期岩浆活动叠加的产物。新生界构造层主要分布在图的西侧,由

6、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和上第三系组成,地层倾角一般小于15°,构造变形较弱,基本属于水平地层。2.图区反映的构造演化史中元古代(Pt2)晚期,图区的东北部受到从北向南的挤压,片岩中形成轴面向北倾斜的东西向褶皱。中元古生代末,图区东部的应力机制转变为近南北向的伸展活动,形成断面向NNE倾斜的F4正断层和刘村、丁村辉长岩侵入体。晚元古代(Pt3),前寒武系构造层抬升遭受剥蚀,导致图区缺失上元古界。早寒武世初,图区的东北部持续沉降,在前寒武系构造层之上接受了寒武系和下奥陶统地层。早奥陶世末,东北部受到近南北向的挤压,

7、致使下古生界构造层中形成近东西向延伸的褶皱,并使前寒武系构造层和下古生界构造层抬升剥蚀,使图区缺失中—上奥陶统和志留系。早泥盆世初,图区的东部和中部稳定沉降,沉积了下—中泥盆统砂岩。中泥盆世末,下—中泥盆统沉积区抬升,致使上泥盆统缺失。早石炭世初,图的东南部和中部又一次沉降,沉积了下—中石炭统砂岩和砂页岩。中石炭世末,本区再一次抬升,致使上石炭统和二叠系缺失。早三叠世初,图区再一次迅速沉降,沉积了下三叠统灰岩。早三叠世末,本区受到从SW向NE方向的强烈挤压,在上古生界和下三叠统中形成NW—SE向褶皱和轴面向SW

8、方向倾斜的F1、F2和F3逆断层,强烈的逆冲推覆活动使这F1和F2逆断层断面附近的地层倒转,F2逆断层的上盘在后期的风化剥蚀过程中在毛村东南部形成了飞来峰构造。在这次大规模的从SW向NE方向的逆冲推覆活动中,下古生界构造层中原来的EW向褶皱被改造成为NW—SE向。作为古新世伸展活动的前奏,晚白垩世末,图区发生广泛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体侵入活动,在图区形成了多个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侵入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