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

ID:14717223

大小:1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30

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_第1页
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_第2页
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_第3页
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_第4页
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2001-09-03  摘要:1993年以后,我国以货币供给量M2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这是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方式的一大进步。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失去了有效性,笔者认为,我国应以通货膨胀率为中间目标,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管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它通常包括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目标。由于货币政策工具不能直接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以在这两组变量之间,货币当局还会

2、选定一组变量,以衡量政策的效果,这一组变量即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于中间目标是介于政策手段与目标之间的变量,因此,它必须能为货币当局较为准确地控制,并能方便、迅速地观测,还要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密切相关,即中间目标必须满足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要求。由于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已有的中间目标可能不再满足这三个要求,必须确定新的中间目标,因此,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应是动态的,在目前经济状况下,我国应采用通货膨胀率为难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本文将讨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的问题。  一、中国现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确

3、定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随经济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计划体制下,中间目标是流通中的现金量和信贷计划。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以货币供给量为中间目标,这一举措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也与我国中央银行未来的间接调控手段相适应。但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及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缺陷,人们对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是否继续满足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提出了疑问,以下将从货币供应量中间目标选择的理论基础以及现阶段该中间目标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等几方面来讨论这一问题

4、。  1.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的理论基础  货币供给量中间目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主义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不同,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理论认为货币需求MD取决于实际持久收入(Q),实际利率(r),预期债券收益率(Rb)和预期股票收益率(Re),预期通货膨胀率(1/P·(dP/dt)),名义财富存量(W),物价水平(P),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U,如偏好等),因此,可以得出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MD=f(Q,P,r,Rb,Re,1/P·(dP/dt),W;U)。弗里德曼还认为,货币需求(MD)是物价水平P以及实际持久

5、收入的一阶线性函数,因而上式可化为:MD=P·Q·f(r,Rb,Re,1/P·(dP/dt),W;u)。其中f(r,Rb,Re,1/P·(dP/dt),W;U)=1/V,V为货币流通速度,这样货币需求函数可改写为MD=PQ/V,这里V是一个函数。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MD=MS,MS表示货币供给全。故而可得:MS=PQ/V。因此,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可通过控制MS来控制名义收入PQ,从而通过对MS的调节来调控国民经济。从而可以得出结论:货币供给量作为中间目标的前提是货币流通速度稳定。  在货币需求函数中

6、,货币需求与各项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成反比。与名义财富W成正比。在PQ一定的情况下,货币需求MD与货币流通速度V反方向变化,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与各项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成正比,与名义财富W成反比。经过实证研究证明,长期内货币流通速度是变化的。这就使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就必须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做出调整。  2.货币供给量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通常包括以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为标志的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为了提高劳动人民

7、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国将经济增长定为最主要的政策目标,再加上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货币供给量的相关性主要是指货币供给量与经济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Y))之间的相关性。我国是否存在这种相关性须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两方面来分析。  从恒等式MS=PQ/V可见,在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对名义国民收入PQ(即Y)的刺激作用就会部分(或全部)地被抵消,从而使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运用性下降。表1是1993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INCLUDEP

8、ICTURE;//.drcnet4>>/html_document/guoyan/money/2001-09-03/ImAges/CFE1657><8100B08><#004699'>D3504<8256AB9000ED197(0);*MERGEFORMATINET  从表1不难发现,MO、M1、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