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教学设计

《姑苏行》教学设计

ID:14722328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30

《姑苏行》教学设计_第1页
《姑苏行》教学设计_第2页
《姑苏行》教学设计_第3页
《姑苏行》教学设计_第4页
《姑苏行》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姑苏行》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名称:《长江两岸好风光》—江南音乐申报者姓名:黄锟申报者性别:女出生年月:1978年2月所在市地:河南省漯河市申报者单位:漯河市实验中学通讯地址及邮编;漯河市泰山路120号462001申报者联系电话:0395—3650580申报者电子邮箱:212hk@sohu.com《长江两岸好风光》教学设计名称:《长江两岸好风光》----江南音乐教材:人音版教材十四册年级: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唱江南民歌,学习江南语言;欣赏《茉莉花》,了解江南音乐特点;听江南传统音乐《欢乐歌》,了解江南器乐演奏形式—江南丝竹;看江南传统艺术---越剧、评弹,感受江南传统文化魅力。指导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

2、江南音乐有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欣赏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从艺术角度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长江两岸》的第二个课时,本课着重从歌曲、器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入手,让学生了解江南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1983年,宁波籍著名音乐、戏剧家周大风创作的《采茶舞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亚太地区优秀民族歌舞保存起来,并被推荐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音乐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得到的最高荣誉。《茉莉花》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江浙版更有婉转动听的特点,歌曲通过赞美茉莉花生动含蓄地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爱情,这首歌曲委婉细腻,体现了柔美的风格,这首歌曲曾被意大利

3、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多》中公主的主题音乐。《欢乐歌》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畅,由慢渐快,表示欢乐情绪逐渐高涨,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教学目标:一、通过复习歌曲《采茶舞曲》,欣赏《茉莉花》等江南传统民歌以及《欢乐歌》和《行街》《三六》等江南传统丝竹曲,了解江南音乐的特点。二、扩展欣赏了解越剧艺术、评弹艺术,感受民间音乐戏曲艺术的不朽魅力。三、体会江南音乐细腻、婉转的风格,试着用旋律线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四、利用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对青少年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对江南音乐风格的掌握

4、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江南音乐,让学生自主分析,积极比较,找出共性,得到答案。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林俊杰的歌曲《江南》,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江南音乐。二、聆听与分析1、首先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用清新亲切的声音演唱《采茶舞曲》,分析唱词特点。(方言演唱,衬词较多)听江南民歌的代表作品《茉莉花》,分析旋律特点。(委婉,流畅)请学生对《茉莉花》做个简单的介绍。(学生发言后,教师适当做一些补充)总结江南民歌的特点(旋律委婉流畅,级进手法创作,唱词地方特点鲜明,衬词较多)2、欣赏器乐合奏《欢乐歌》,帮助学生讲解分析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将母曲《欢乐歌》发展

5、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为本段,构成了(A1A2A)的变奏体结构,也就是说据以发展的主题在后,因此有人称它为“倒装变奏式”。“放慢”是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如将一拍放慢为两拍或四拍,用以扩大结构。“加花”是在放慢的节奏上,围绕母曲的骨干音,增添几个相邻的音,以装饰和丰富旋律。这样就发展成与母曲具有一定对比的新型曲调,若不仔细分析,很难辨认其渊源关系。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民族器乐小合奏《江南好》就是据此改编的。欣赏过程中,把自己的感受用旋律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分组展示)。进一步明确江南音乐的特点(旋律委婉流畅)3、请大家观赏江南丝竹的演奏录像,

6、请学生分辨其中都用到了哪些乐器?(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笛、笙、萧、鼓等)介绍演奏形式—--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势。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编制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合奏时每件乐器既富鲜明个性又互相帮衬配合,手法常用加花变奏,其风格优雅华丽,曲调流畅委婉,反映出江南人勤劳朴实,细致含蕴的性格特色。代表曲目有《行街》、《三六》等。(江南丝竹的音乐具有抒情优美、清新流畅、典雅细腻的风格特点。)欣赏《行街》、《三六》片断。4、总结江南音乐的特点—--旋律委婉流畅。三、扩展江南音乐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它受到了哪些艺术形式的影响呢?带领学生了解江南地方戏

7、曲----越剧和民间曲艺艺术----评弹。越剧是目前江南流传最广的剧种,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农村,后流入杭州、上海等地逐渐发展。嵊县是2000多年前中国春秋时期越国的属地,故称“越剧”,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它走宁波,闯上海,过长江,落西涨,几乎传遍整个中国。越剧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古典文学名著和历史故事,除了具有中国各种戏曲艺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它自己的特色。越剧唱调优美动听,颇能反映江南地区民间丝竹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