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ID:14725730

大小:18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30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_第1页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_第2页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_第3页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_第4页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申报表申报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    (盖章)申报基地名称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申报单位负责人 刘红宁        联系人及电话            电子邮箱             二O一四年四月19目录一、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设立背景2(一)现代医学的发展呼唤人文精神2(二)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2(三)培养人文精神是医学院校刻不容缓的责任3二、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现状4(一)一个基础性的教育观点——强调奉献精神教育4(二)一个立体化的实践模式——突出双惟实践模式9三、江西中医药

2、大学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16(一)教育模式日臻成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16(二)品牌效益日益凸显,发挥了素质教育的示范带动作用16(三)理论探索成果丰硕,产生了一批医学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18(四)实践探索卓有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18四、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计划设想19五、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成果证明材料1919一、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设立背景医学人文精神是一所医学院校的特色、支柱和灵魂,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强化人文精神的培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育人理念方面新的突破。《国家中长期教育

3、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医学院校,医学领域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趋势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一)现代医学的发展呼唤人文精神自古以来,医学就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早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医学的主要功能是保证人类健康,这一目标需要通过社会、家庭和患者等复杂的社会活动得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医学不

4、仅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社会事业、社会活动。因此,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正因为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所以,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治病救人,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是医学的永恒目标,是医务工作者不懈的追求。这些目标的实现要依赖于医生有一颗仁爱之心,医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随着医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被构建出来并被世人接受,这种医学模式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与科学精神的交融,体现了技术主义和人文关怀的统一。它再次将人提升到中心位置,认为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5、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社会人,“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进入了人文科学的视野,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同,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正在不断的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已刻不容缓。人们已深刻认识到,欲解决当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难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学科的交流,需要有更加广博知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二)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找回失落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本之本,因此,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减少疾病为宗旨的医学技术

6、和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可是,医学与人文同源共生,却没有同根共荣。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技术至善论”19,由此而生。不断更新的诊疗技术导致医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在机房,而不是在病人身边。诊断治疗的机械化、自动化、计算化使医生远离病人的非技术接触,从而导致医院医学人文的失落。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呈现下降趋势。当今医院,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疗事故频繁发生…。这些现象无不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着巨大的关系。目前,社会在期盼、在急切地呼唤着医学人文的回归。我国目前状况下,各种医患矛盾日益凸显

7、,究其原因有很多,如社会的某些分配不公、拜金主义、职业道德下降等,使得人类在享受现代医学技术提供日益增多的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人们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产生疑惑而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呼唤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和价值,期盼医学人文关怀传统的复兴。诸多原因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医学培养体系缺乏人文教育。因为医患关系是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医务人员与病人家属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天生就具有社会性。而以往的医治过程中医生往往只重视“病”而忽视“人”,对患者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同情。要解决这一矛盾,也必须在医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使医生树立高尚的医风医德。(三)培养人文精神是医

8、学院校刻不容缓的责任目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