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ID:14732485

大小:256.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30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_第1页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_第2页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_第3页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_第4页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基于问题解决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杨承印 宁红民(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校、课程和教学。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思想的贯彻与落实以及最终能否使教育对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通过课程集中体现出来,并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进行转化。  传统化学课堂教学多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学生被动地接受式的学习,教师更多的

2、是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结果。这样长期的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内心体验的教学,使得一线的教育教学严重地异化,并由此引发了许多悲剧。正如洛克所说的“我们之所以对许多事情感到憎恶,别无其他原因,而仅仅在于那些事情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在以知识经济、学习化社会为特征和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代,这种以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量和追求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教学,越发显得无奈。  一、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提出  我们每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如何将学生的积极

3、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乐于学习?如何传授给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善于学习?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天赋、灵感抑或其他?我们都切身地感到过好奇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们对周围事物、现象等的迷惑不解而产生好奇,由好奇产生疑问,由疑问产生学习动机,通过学习得到合理的解释答案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以及成就感等内心体验,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走上良性发展的学习轨道。再者,每个人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是高级形式的学习活动。加涅认为“教

4、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一般方法、思维过程应是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基于以上认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问题情境,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  有人认为,作为一个问题必须包含四种成分:目的;个体已有的知识;障碍;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  (1)对课堂教学情境中每一个学生来说,情境可能产生不同的问题,这源于他们的个体差异,一个学生所产生的问题相对另外一个学生可能就不是问题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  (

5、2)如果一个学生改变了他的先前目标,那么他由先前目标所产生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3)只有当学生辨别出他的目标与他所处的情境的差异时,才真正形成问题;  (4)课堂教学必然有一定的计划性,因此需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技巧,组织学生形成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以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其次,问题解决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当常规或自动化的反应不适应当前的情境时,问题解决就发生了。这就是说,它需要应用已习得的概念、命题和规则,进行一定组合,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这

6、意味着:  (1)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指向性;  (2)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操作;  (3)这种操作必须是认知操作,也就是说问题解决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  再次,“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即是将提出的问题转化为问题解决者内部的心理特征,确定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的操作(或运算)步骤,在一定指导下完成步骤,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一整套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题解

7、决式教学模型(如图1):  认识化学知识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流程(如图2):  二、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对话、交流的教学氛围  基于问题式教学如要行之有效地贯彻于我们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专制、独裁的角色为民主、开放的角色。实现师生人格尊严、学术交流上的平等,打破学生盲目崇拜教师的“从师”心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发问、善于思考,共同构建教学共同体,教师只是其中一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

8、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  2、问题设置要贴近学生思维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设置过于简单化和复杂化,这里的简单化和复杂化指的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限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处的水平,为防止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因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技巧和活动。学生在成功完成包含许多技巧的活动时需要得到支持,比如:分析为了理解所要陈述的问题和论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