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明村镇考核标准

山东文明村镇考核标准

ID:14739982

大小:8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30

山东文明村镇考核标准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山东文明村镇考核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省文明村镇考核标准为进一步规范省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和考核工作,加强对全省各级文明村镇的管理,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根据《山东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条例》制订本标准,供各市文明委在省级文明村镇复查、推荐中使用。1、根据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实际,考核标准共设置组织领导、经济发展、道德风尚、社会事业、文化生活、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环境卫生、文明创建10个测评项目,40条测评内容,满分为100分。2、省级文明村镇考核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材料审核的方法。3、省级文明单位的考核评价,应按照本标准,结合本地、本系统和单位实际科学进行,在全

2、面评价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乡村文明行动特别是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落实情况。-5-项目序号评分标准计分省级文明镇(乡)省级文明村Ⅰ-1组织领导(10分)Ⅱ-1镇(乡)党委、政府坚定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健全完善。村两委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强有力,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村务管理等各项制度健全,村务财务每月公开一次。3Ⅱ-2镇(乡)领导班子开拓创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执政为民,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服务意识强,群众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和谐。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村干部

3、廉洁自律、作风民主、办事公道,无违法违纪行为,干群关系融洽。4Ⅱ-3有创建文明镇(乡)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实现组织领导、工作人员、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激励“五到位”。文明创建活动有组织、有规划、有措施,有投入,做到制度化、经常化。3Ⅰ-2经济发展(7分)Ⅱ-4注重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镇(乡)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发展经济思路明确,结构合理,目标符合当地实际。2Ⅱ-5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农业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居本县(市、区)领先水平。农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达到小康村标准。3Ⅱ-6农民

4、收入逐年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居本地前列。2Ⅰ-3道德风尚(11分)Ⅱ-7加强以“道德讲堂”为主要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加强以“道德讲堂”为主要形式的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成效。3Ⅱ-8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形成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友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蔚然成风。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5、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村风民风健康向上,形成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友善、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人际关系,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蔚然成风。3Ⅱ-9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行之有效,建有乡村学校少年宫。建有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并充分发挥作用,村规民约健全完善。2Ⅱ-10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制度,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习雷锋、关爱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广泛普及。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能够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帮助孤寡老人

6、、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3-5-Ⅰ-4社会事业(10分)Ⅱ-11坚持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推广致富实用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拓展致富信息渠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村民普遍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1Ⅱ-12尊师重教,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青壮年文盲。尊师重教,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以上,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2Ⅱ-13健全卫生保健网络,落实卫生防疫措施,建立农村医疗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普及,参合率达到95%以上,群众普遍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普及,参合率达到95%以上,村民普遍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Ⅱ-14深入扎实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出生政策符合率达标。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和计划生育宣传,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100%。3Ⅱ-15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享有养老保障的人口比重达到80%以上,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及时关心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率达到国家标准。落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享有养老保障的人口比重达到80%以上,农村困难弱势家庭(人口)得到及时关心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率达到100%。2Ⅰ-5文化生活(12分)Ⅱ-16镇(乡)

8、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体育设施完善,“农家书屋”达到省级标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图书室)、文体广场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在村内显著位置建有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